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德育渗透方法初探

发布时间:2015-12-31 20:00

德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渗透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需求,针对现在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领域接触广泛,网络时代的到来,更应该及时通过课堂内外结合、多种形式结合、时时处处进行德育教育。从美术作品欣赏中,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受到启迪;从美术教学设计中,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采用讲授、自学、讨论、见习、观摩、调查、练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表现德育渗透,并详细施之;在教学实践试教和实习中,结合学科特点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渗透德育教育,教育学生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爱本职工作、爱孩子教育,逐步形成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亲切依恋之情,为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作贡献的志向奠定基础。具体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和内容如下: 
  一、通过在美术史课堂上对美术佳作详尽解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美术作品欣赏,就是通过一件件完美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影响、渗透对美好事物、形象的认识追求。一件成功的艺术品就是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完美、经过作者反复斟酌、良苦用心、深思熟虑的成功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形象、形式、构图、色彩甚至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背后的一些故事的具体分析、讲解,使学生深入认识作品的内涵,思想上、感情上产生认知共鸣,进而产生对美的追求,达到爱国主义教育在美术课中的深入渗透之目的,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是公认的杰作,是齐白石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幅水墨画。诗句是由老舍指定的。在该图中,画而上没有蛙,而观众有如闻蛙声之感。而这蛙声也非是即时可“听”见的,而是透过十里山泉出山的溪水中几只可爱的蝌蚪在水中嬉戏这种特殊的联想法让人隐约听到十里之外的蛙声。这就是绝妙之至的构思,是白石老人用敏锐的思维通过完美的构图、完美的笔墨运用来表达的完美诗意的成功范例。真实让人叹为观止,不由感慨——这真是诗意的国度,孕育诗意的大家,诗意的考题,结出诗意的答卷。 

  二、在技能课堂上通过进行各种技法和知识点的学习,进行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教育 
  石膏几何形体结构素描教学是基础课、技法课。目的是要学生掌握物体的基本造型个性、理解物体的结构和基本透视。几何形体写生是写生第一课,通过教师认真详细的甚至其中包含的数学解析式的理论讲解、写生示范,让学生逐步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和技法。除逐步培养学生精细准确的素描能力和结构的分析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眼(观察)、心(理解)、手(表现)的协调能力。

  全因素“精细素描”教学是深入学习素描的高级阶段。通过外出风景写生,使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精细绘制出现实生活中的完美瞬间,要求学生初步向风格化素描过度。锻炼了善于缜密思考、刻苦钻研、探究科学奥秘的习惯,培养了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思想。 

  学习色彩理论时,可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讲国旗红色的含义,说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传授技法和理论的同时,教师应该科学安排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知识点,认真挖掘并利用学科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三、课外教学辅导可以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 
  安排参观画展、艺术品展览,参观历史名胜古迹,参观当地有特点的民风民俗馆、博物馆等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学生实地考察、实地学习,实时进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文明、热爱自己的实质明显的德育教育。在学生的现实参观过程中,随着步转景移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历史穿越感,达到真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我课外活动时常带领学生参观龙海公园、曲周博物馆、奇石展、美食街、人民广场、东街龙灯、虎头鞋、凤凰雕塑、名人柱浮雕、烈士陵园……

  如:参观的世纪文化广场时,详细介绍八个名人柱的内容、设计、制作过程,让学生充分了解雕塑的社会功能。曲周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具有曲周特色的灿烂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宋朝名吏李若水,曲周水德堡村人,历史小说《说岳全传》对他壮烈殉国事迹的描绘,使之更加闻名遐迩,几至家喻户晓。经过这件雕塑群的设计制作者完成作品的心理路程介绍,让学生了解体验雕塑的材质美、表现美、制作过程的对美好事物向往和体验。最后通过某一件雕塑作品进行雕塑临摹制作,体验真情实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习的本体教育。 

  四、在实习实践课中,抓住学科特点,抓住学生特点,充分渗透爱家乡、爱集体、爱岗位教育,立足本职,为国家多做贡献 
  美术是一门以兴趣导入为主,动手性极强的学科。所以在实习实践课前要进行充分的模拟教学实验,尔后才能带领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实习。 
  目前学生的美术底子薄,基础差,好动好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模拟教学实验课上,可以运用互动式、游戏式课堂教学方法,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出题,自由结组、自由发挥寻找新方法,让学生多进行试探性联系,进而找到适合学生特点的有效的成功教学模式。如:我在简笔画课堂写生及默写课上,进行了一问多答式、接龙式教学模式试验。第一步,先由一名学生A提出一件现实生活常见的物品①,全班同学默写出该物品,5分钟画完后由该学生指点全班同学的作品,再对照自己画出的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全班同学共同总结出物品①的合理简笔画步骤图,并最终完成物品①的简笔画作品;第二步,由 
  学生A选出另一位学生B,由学生B提出一件现实生活常见的物品②,再进行全体写生及默写……如此人人参与,课堂生动,佳作纷呈,效果明显的高效课堂,一节成功的运用互动式、游戏式模拟课堂在每位学生心目中自然而然形成,最后教师要进行课堂总结,并不失时机的进行爱本职工作、爱集体、呵护幼儿身心的思想教育定会收到极佳的效果。 
  在实习课上及时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面对幼儿时,要有自信心,从容面对课堂,运用所学知识成功上好每一堂课。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进来,都动手、勤动手,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寓教于玩、寓教于乐,让每个孩子乐学、爱学,不冷落一个孩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渗透德育教育,扎实完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高效课堂。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环境下接受到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在尽情享受、感知生活带来乐趣的同时获得美育和德育完美渗透教育。我们要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寓教于情,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思想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得到启迪,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携德之手,与美同行”,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美称,要身体力行,为青少年学生做出榜样。



本文编号:18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8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1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