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中的安全问题与人的生命价值
本文选题:安全问题 + 生命价值 ; 参考:《教学与管理》2009年15期
【摘要】:正提出问题是渴求知识的理智活动;面对一个难题则反应了一种困惑和苦恼;一个问题寻求的是答案,一个难题寻求的是解决方案。人是一个被矛盾和困惑折磨的存在,关注人的生命是一个难题,是来自良心及焦虑的驱动,也是人生存反思的需要。教育曾为这一难题寻求方案,然而,教育对人的生命安全又带来了新的难题。
[Abstract]:To ask a question is a intellectual activity that craves knowledge; to face a problem reflects a confusion and distress; a question is to seek an answer; a problem is to seek a solution. Human beings are tormented by contradictions and puzzles. Paying attention to human life is a difficult problem, driven by conscience and anxiety, and is also the need of human existence reflection. Education has sought a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however, education has brought new problems to the safety of human life.
【作者单位】: 广东水利电力学院;
【基金】:2007年广州市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06C043)阶段成果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等菊;教育与人的生命价值——一种人类学视界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1年1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3 邵燕楠;教育的人类学视角[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任建东;道德重建的主体之维[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侯晶晶;论析美国关怀教育视野下的社群主义、品格教育与自由主义[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唐爱民;终身德育:一种教育哲学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5年01期
7 班华;;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和谐发展[J];中国德育;2006年05期
8 田汉族,高玉英;课堂教学生活:一种教育人类学的阐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9 蒋关军;师生对话的澄明与实现——存在主义视界中的“去蔽”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冯青来;文化教育学思潮及其当代价值之探求[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红;民办回族幼儿园教师成长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岳慧兰;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于凤银;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5 汪昌华;班级学生社会分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蔡俊;综合科学课程的学生学业评定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7 邝红军;教育辩证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朱丽;论教师的实践智慧及其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秀玲;论教学中的动态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柳德玉;论教师经历与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铁芳;沉重的书包与教的权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霞;王鑫强;郭成;;重庆某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9期
2 杨翠娥;;论教育的哲学基础[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3 李振斌;李洋任;;我们的孩子怎么了[J];基础教育;2007年06期
4 黄俭;;教育素养是教育工作者的生命[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1年08期
5 ;《升旗致辞》计划[J];中小学管理;1996年01期
6 陈冰俐;;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安全问题的思考[J];江苏建筑;2011年04期
7 李娟;;对话生命:知识的应然走向[J];现代教育论丛;2011年03期
8 王小英;;关于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年08期
9 本刊特约评论员;;快速高质地完成校安工程建设任务[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05期
10 禹竹蕊;;校园安全建设呼唤综合治理和公众参与[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美;;挫折面前也从容[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2 孙丰富;;教师主体生命价值构建,教师教育的根本[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3 王峰;;我区农村学校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思考与对策[A];浙江省第十七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邱宏;;构建校园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探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刘郁;;校园安全问题的多维视角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春梅;;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迎接和创造教育改革的伟大新时代[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卜玉华;;试论人文学科领域中的教育学尺度[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8 王飞跃;;信息技术改变人的思维[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9 况琳;;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任彦斌;傅圣英;孙超;;校园安全立法和安全文化浅议[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国春;生命价值教育的社会视角[N];云南日报;2009年
2 记者 廖君;“资教中国”:在青春年代找到生命价值[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新华社记者 李鹏翔;关注中小学生校外安全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深圳市凤光小学校长 邓小华;安全问题: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许璋(作者为金华市教育局副局长);学校教育的生命价值[N];金华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赵辉;让祖国花朵更艳丽[N];菏泽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有龙;从教室中眺望春天[N];甘肃日报;2006年
8 记者 李彦伶;解决校园安全问题刻不容缓[N];各界导报;2006年
9 记者 常敏;学生用品安全问题关乎未来[N];驻马店日报;2008年
10 宋辉;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很重要[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伟胜;现成生活与可能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龚孝华;走向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生存论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六生;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生亚;关爱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美云;生命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晓庆;先秦道家人生观对当代生命教育的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芳;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生命意识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巧平;论生命课堂[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韦京利;生命体验视域中的道德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明菊;论教师的教学自主权[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陶海燕;构建和谐社会 维护教育公平[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杜文阁;论生命视阈下青少年道德学习[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25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2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