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保卫教育的古典气质

发布时间:2018-06-16 10:27

  本文选题:教育 + 古典气质 ; 参考:《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05期


【摘要】:当今中国教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在这场变革过程中,教育越来越呈现出表浅化、功利化的物质主义倾向,教育本身应当拥有的精神高度和文化底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保卫教育的古典气质,以切实捍卫教育的精神高度和文化底蕴,为教育研究与思考注入一种古典的高贵气质。
[Abstract]:Nowadays, Chinese education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this reform,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uperficial and utilitarian, and the spiritual height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itself are facing great challenge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to safeguard the classical temperament of education, to safeguard the spiritual height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and to inject a classical noble temperament into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thinking.
【作者单位】: 遵义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基金】:贵州省2008年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营造高师院校书香氛围,提升高师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征科;略论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潘秀通,潘源;全球化与本土化——论中国电影理论话语的新世纪突围[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周颂伦;日本近代史研究的楔入视角[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5 余凯;当代哲学背景中的大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6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7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8 眭依凡;大学庸俗化批判[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9 王雪峰,高畅;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10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孙党伯;;关于郭沫若和泛神论的关系问题[A];纪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2 李刚;李玲;;《资本论》与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3 张东辉;;心灵状态最重要——谈目前大学教育的弊端[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唐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论高考内容改革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素质立意的演进[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关仲和;柴鸿斌;杨兴林;;试论高等学校的以学生为本[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8 张介明;王尔德唯美叙事的理论和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艳辉;政治经济的互动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武洲;从幽婉的情思到哲学的冥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世泽;从人力资源开发看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朱利霞;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林松访;中小学创新型教师及其成长若干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民强;重建中学生写作动机系统[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君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志;;关于教师教育开放式办学的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金辉;加入WTO后青年教师专业化进程与继续教育内容研究[J];继续教育;2002年04期

3 李日兰;;论孔子的教育思想[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王(韦华);;夜读《夏山学校》[J];教师博览;2007年07期

5 李祥永;;论康德德育思想的现代意蕴[J];社会科学家;2008年10期

6 杨艳;;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浅探[J];兰州学刊;2008年S2期

7 谢淑海;;试论加拿大的STSE教育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9年02期

8 韩大林;;教育即信仰:何以可能[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9 钟祖荣;学习卡片[J];中小学管理;1996年05期

10 吕立志;;创新教育内容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勇强;;略论中西古代教育内容之差异——比较与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2 任钟印;;中西最早教育文献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3 张凤兰;王世华;张新蕾;石秀印;;仁爱教育的学习成绩提升功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朱建新;;关于明武学的若干问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李国钧;;论明清实学教育思想的发展与理学教育的终结[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吴元训;;德谟克利特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陈卫;;中国古代教育文化发展轨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李永贤;;俞庆棠的民众教育思想与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毕诚;;明清之际实学教育思潮对理学教育的改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张学强;;颜元与卢梭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越;从未来发展趋势出发,办适合学生的教育[N];天津教育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裴力;“需要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领跑者[N];中国改革报;2011年

3 张宁锐;王佐书:教育内容要“腌”到学生的心里[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李珂;我省中小学将增加民族精神教育内容[N];福建日报;2004年

5 华中师大教育学院 高培华;孔门君子之“学”新探[N];光明日报;2010年

6 张英禄(作者单位:东昌区委组织部);丰富农村教育内容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通化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赵庆国;“需要教育”登陆有助破解“钱学森之问”[N];中国改革报;2011年

8 河北玉田大安镇中学 王旭明;教育要科学 方法要创新[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秋风;国家教育的源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强;“小手拉大手反腐”引热议[N];山西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瑞;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徐征;在摇摆中寻求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先义;德育价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平海;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D];南京大学;2002年

6 宋U

本文编号:2026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26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9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