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自组织与他组织框架下的课程组织沿革

发布时间:2018-06-17 10:13

  本文选题:自组织 + 他组织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30期


【摘要】:推崇经验课程的人们是持有自组织信念的,因为他们相信儿童天生就是学习者,于是他们努力创设自由、对话的学习环境(系统开放),让儿童处于冲突、干扰的问题情境(远离平衡态)中,让儿童在他们自己能力范围内去解决问题(非线性)。推崇学科课程的人们持有他组织信念,认为控制混淆概念与原理的因素,逻辑地、有因有果地、从一斑见一豹之规律性地解析概念、原理是课程组织的高超境界。自组织框架下的课程组织经历着从进步主义运动到概念重建运动的演变;他组织框架下的课程组织经历了赫尔巴特学派革命、社会效率运动、进步主义运动,在泰勒原理中臻于完善。
[Abstract]:People who advocate experience courses are self-organized because they believe that children are born learners, so they try to create a free,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systems open, children in conflict). In a disturbed problem situation (far from equilibrium), children are asked to solve problems within their own abilities (nonlinear). The people who advocate the subject curriculum hold the belief of his organization and think that the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confusion of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logically, for reasons and fruits, analyze the concept regularly from a spot, and the principle is the superb realm of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The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under the framework of organization has 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 from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 to the concept reconstruction movement, and the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under the framework of his organization has experienced the Helbart school revolution, the social efficiency movement,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 Perfect in Taylor's principle.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传谌,李松涛,闫敏;耗散结构、自组织与制度耦合——入世后国企制度变迁障碍及发展趋向的演进经济学解释[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2 王秀萍;;论杜威的教育经验观[J];学前课程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单中惠;;福禄培尔游戏理论新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尹小敏;;对话理论视野下学生课堂话语权的构建原则[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鲁捷;;透视4R理论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价值[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余华银;宋马林;;互动式教学:培养统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段兆兵;;双向适应:渐进式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陈忠勇;;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 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3 陈辉;;浅谈艺术教育中的以人为本[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要振生;;略论杜威的素质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吴安春;;西方“德性论”哲学视野中的创造观及其教育价值——兼论西方“德性论”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陈瑶;洪明;;葛雷学校留给我们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陈瑶;洪明;;葛雷学校留给我们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鲍金小;扎木苏;;“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进;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张珍;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艳;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施俊天;高师本科景观设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整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民,,向吉英;现代企业的自组织特性与国有企业的改革[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6年02期

2 汤正仁;耗散结构论的经济发展观[J];经济评论;2002年02期

3 马步瀛,吉国玲;国有企业的现状与创新──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J];经济问题;1995年07期

4 彭文平;制度变迁理论的新动向[J];经济学动态;2000年07期

5 蒋德鹏,盛昭瀚;演化经济学动态与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0年07期

6 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J];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7 H.哈肯;协同学及其最新应用领域[J];自然杂志;198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崇;沈小青;;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的课程组织探析[J];文教资料;2009年05期

2 徐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初探[J];成功(教育);2009年05期

3 钱祝英;;如何制定和完善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J];文教资料;2009年23期

4 文永芳;;高校实施野外生存课程的组织形式[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年03期

5 王博;;对职业教育课程组织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2期

6 叶泽方;从课程组织方式入手优化我国高校资源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1995年01期

7 戴峗;;环境教育多学科渗透模式和单一学科模式的比较和分析[J];生物学教学;2008年10期

8 孔凡哲;;基础教育新课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问题探究[J];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9 姜莉莉;;高职学前教育课程组织中隐性课程的渗透[J];教育与职业;2008年11期

10 ;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J];中学生物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华;赵瑾;宋宏彬;李锋;;试析科研管理中的自组织与他组织[A];首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斌;肖慈s

本文编号:2030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30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d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