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预设目标对目标实现的限定
本文选题:课程改革 + 改革目标 ; 参考:《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摘要】:课程改革预设目标是课程改革措施和行动展开的依据。在影响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诸多因素中,预设目标的质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影响目标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目标利益表征的均衡性、结构层次的协调性、现实基础的可行性以及语言表达的明晰性。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科学认定课程问题,准确提出改革目标,完善目标预设机制,以提高改革目标的质量,促进改革目标的实现。
[Abstract]:The preset goal of curriculum reform is the basis of curriculum reform measures and action. Amo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a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goals, the quality of preset objectives is an important variabl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target are the equilibrium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goal interest,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structure level, the feasibility of the realistic basis and the clarity of the language expression. In the course of curriculum reform,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curriculum problems scientifically, put forward reform objectives accurately and perfect the mechanism of goal presupposi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form goals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reform goals.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如何防范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偏离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HA0501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3.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婷婷,孙奕;国外私立学校法律地位的考察与借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李涛;关于建国初期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综合述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吴剑丽,袁锐锷;从教育政策学看美国加州新双语教育政策(227提案)[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4 唐燕儿;美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探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王水玉,张丽丽;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教育改革的政策研究[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李赐平;解放初期新中国变革旧教育的几点启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8 谢作栩;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问题初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江玲;李宗颖;;四川、重庆地区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现状调查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10 郭雯霞;关于研究生收费的思考[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濮阳槟;濮阳炯;;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濮阳槟;;高职高专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茶世俊;;教育政策的权力分析刍议[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包海芹;;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委托代理问题[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刘江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化学课程改革与公民科学素养培养[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2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蔡永莲;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唐燕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随刚;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戴国斌;对民营企业监督机制建立激励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3 陈岚;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管理政策的价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傅树京;PDS: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性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周宏芬;对我国小学德育政策(1978—2000)多元视角政策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吴剑丽;试析二十世纪末美国加州新双语教育政策——加州227提案获胜的动因及其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金海;物理教学中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毛昕;教育影像资源在中小学科学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玲玲;1978年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办学范围政策之价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周守军;枝江市义务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f浩,钟声m$,萧广润;电工学课程必须改革——评介国外大学非电类电工教材[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2 林木欣;关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的探计[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1期
3 叶立群;中小学课程设计中的三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2期
4 林金铭,傅光洁;别具一格,堪资借鉴——M.I.T.《机电动力学》第一卷的试用情况与初步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5 ;我系三个专业的专业课改革情况[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4期
6 何培之;“普通化学”课程改革的试验[J];化学教育;1981年03期
7 ;关于支持和订阅《中学政治课教学》刊物的通知[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1年01期
8 孙昌璜;;试论农学基础课程在高等师范学校生物系教学中的作用和改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9 郭奕玲;;普通物理在工科院校的地位和作用——介绍美国关于大学是否要开设普通物理的一场笔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10 ;经济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的讨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崇温;;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新中国成立50周年经验反思[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2 厉无畏;;国企改革 任务艰巨[A];21世纪股份制与证券发展战略研讨会暨股份制与证券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专辑[C];1999年
3 梁启谈;;系统原则和高师课程改革[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4 郑方云;;素质教育势在必行[A];党的十五大精神与聊城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叶一舵;;高师公共课心理学“六位一体”综合教改的实践和理论[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毕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新闻摄影拓展新视野[A];新阶段新路子——第六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5年
7 潘晓非;;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有商业形式的改造[A];全国市场经济与商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8 张振兴;;发展第三产业与推进再就业工程战略研究[A];“羊城杯”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王应明;;面向21世纪的《数学模型》课程改革[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王建国;;论工程图学课程改革之我见[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财政部科研所课题组;发展是财政改革的关键[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徐春元 特约记者 刘强 朱恒顺;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N];中国化工报;2000年
3 金传宝;二十世纪美国教育改革的要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骞;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山东省沂水县龙家圈中学 姚金明 孙纪芳;国外课程教材改革的特点[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记者 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学科组组长 黄汉升;依据新课程方案 建设新教材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北京市朝阳区华严里小学 郑瑛;美、日课程改革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大阪;日本中小学校园网发展迅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唐青林;校本课程: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志;中俄市场化进程中政治权力作用的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2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余志文;香港校本课程发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邬志辉;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潘苏东;从分科走向综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胡庆芳;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米军;中俄经济体制改革的比较研究——关于两种过渡经济模式的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谢功臣;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3 赵烁;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借鉴[D];河北大学;2000年
4 曾晓荣;我国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5 陈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结构优化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黄爱锋;面向21世纪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展望及改革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邓祖荣;论深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战略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许尝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跨越式改革的研究分析[D];河海大学;2001年
9 唐海东;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实证分析及模式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10 肖怀宝;高等师范院校物理系课程改革方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052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5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