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育学立场的教育管理学:论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

发布时间:2018-06-23 15:53

  本文选题:陶行知 + 教育管理思想 ; 参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摘要】:既有的陶行知教育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进行解读和讨论,却忽略了对其教育管理思想的梳理与探析。这既不利于全面地把握陶行知的思想,也使得陶行知教育管理思想的价值无法彰显。与当下的教育管理学不同,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有着极强的教育学意味,它强调"管理"与"教育"的统一,坚持"自教育看管理"的思路,关注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这种教育学立场的教育管理学,能够中和既有教育管理学过重的管理学色彩,也可以化解现实中"管理"与"教育"相背反的问题。
[Abstract]:Most of the existing Tao Xingzhi educational studies focus o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discussion of his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theory, but neglect the combing and analysis of hi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thought. This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overall grasp of Tao Xingzhi thought, but also makes the value of Tao Xingzhi educational management can not be demonstrated. Different from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management, Tao Xingzhi'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thought has a strong pedagogy meaning. It emphasizes the unity of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adheres to the idea of "self-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ee. This kind of pedagogy standpoint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can neutralize both the heavy management color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the inverse problem of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in realit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0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学军;;话语生产与实践生长:我国教育管理学的两种论证思路[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2 陈学军;张新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学——从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说开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21期

3 谭斌;陶行知现象及陶行知形象的政治性建构——兼对中国社会1949年前后“共同叙事”逻辑作社会学分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李刚;回到陶行知的历史世界[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黄云龙;;陶行知学校管理思想探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6 萧宗六;陶行知的学生管理观——纪念陶行知诞辰100周年[J];中小学管理;1991年05期

7 陈学军;;论教育管理创新[J];中小学管理;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正贵;论学校管理的教育关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余子侠;陶行知生平事迹五考[J];安徽史学;2001年03期

3 何长辉,秦裕芳;陶行知教育革新观探析[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4 袁益强;;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探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江浩,李伟斌;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美育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肖海平;邓银城;;新时期我国农村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7 金维才;;观念变革:从教师素质观到教师质量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段兆兵;王守恒;;教师专业标准:理念、构成与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宋波;浅淡高校校长职业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董元篪;;关于创新教育的工作实践及发展思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丹;;关于职业教育重新定位的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李毅红;;公德教育与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以公共图书馆建设为例[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梁丹;王春娜;赵建庄;贾临芳;王占英;吴昆明;;高等农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4 张建仁;;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张建琼;;陶行知抗战时期的四川教育实践摭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宋瑞玲;;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陈学军;;教育学立场的教育管理学——论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童富勇;;乡村教育运动与晓庄师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谢长法;;留美学生与杜威来华[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10 何晓夏;;继承和发扬“学做人”的传统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杜丹阳;Z高校师资管理状况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微微;高校旅游专业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英会;幼儿园新教师教学能力状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旭;关于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强;破解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7 曾湘琼;地方大学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孙启友;产学结合提升艺术设计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余磊;高职院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瑾;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崔绪治,浦根祥;从知识社会学到科学知识社会学[J];教学与研究;1997年10期

2 张新平;关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中的五个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1期

3 贺乐凡;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 周洪宇,操太圣;生活教育运动的历史及对当代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1997年10期

5 汤林春;我国十七年来普通教育管理研究之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04期

6 林天伦;学校管理的目标激励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06期

7 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靖;;学习和研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管理思想——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00周年[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1年05期

2 陈学军;;论陶行知生活化民主教育管理思想[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晋启生;论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4 黄重;;借鉴行知教育管理思想 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福建陶研;2004年02期

5 方健华;;从张謇到陶行知——浅析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管理思想的现代意蕴[J];教学与管理;2007年15期

6 孙传华;;陶行知的人才学思想[J];学术研究;1983年05期

7 袁锐锷;作为教育改革家的陶行知与杜威比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8 张至;诗词两首[J];教育导刊;1986年05期

9 刘仁凯;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与新时期创造型人才的培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10 王安琪;储朝晖;;陶行知与印度——纪念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100周年[J];南亚研究;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卫建国;;陶行知先生是我党的亲密战友[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2 陈屏;;学习陶行知 研究陶行知[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3 张焕欣;;在陶行知先生塑像前[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4 卓国卫;;试论陶行知先生的人格魅力——参加全国陶研骨干培训有感[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5 王雁华;杨耀坤;;春风吹绽课改花——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我们搞课改[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6 阮素芳;;借鉴陶行知思想 建构创新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加拿大唐纳德回忆陶行知[A];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专辑论文集[C];2004年

8 徐书业;;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陈志昂;;浅谈陶行知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10 宋瑞玲;;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计方胜;校长的权威从何而来[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友文;让德育渗透更为自然[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张树伟;暑假就到了,我们来读陶行知[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马鞍山 张曙光;屯溪发现陶行知创办的《生活教育》杂志[N];黄山日报;2009年

5 王运来 龚放 罗静;秀绝金陵第一声(中国名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6 康叙五;在兰州首倡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台和中[N];兰州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苏令;陶行知眼中的理想校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祝彦;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N];学习时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翟晋玉;在“做”中“教”与“学”[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盐城市大纵湖初中 徐开泉;浅谈和谐校园中的“良知”教育[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擎华;陶行知与民国社会改造[D];山东大学;2008年

2 蔡幸福;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俊;批判电影《武训传》运动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陆克俭;发现与解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兰军;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展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汪楚雄;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肖晓玛;杜威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永生;《申报》的对日舆论研究(1931.9~1937.12)[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保强;教育格言及其现实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庆东;对陶行知与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比较及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许琼华;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吴雪;蔡元培教育管理思想述评[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谢建军;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管理思想及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涂雪峰;陶行知社会改造思想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文群;徐特立教育管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刚;陶行知学校民主管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长贵;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林永希;陶行知的教师教育思想与我国教师专业化[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10 张婷;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中学德育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57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57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c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