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论审美学习

发布时间:2018-06-24 11:39

  本文选题:美育 + 审美学习 ; 参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摘要】:审美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内在感受,不断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自身审美素质,获得身心自由发展的过程,具有情感性、形象性和超越性等特点。在学校教育活动中通过加强美育学习,引导学生审美学习活动,可以陶冶学生性情。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由技入道,进而获得生活与人生的感悟,是学生审美学习达成的基本依据。审美学习活动对学生身生自由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Abstract]:Aesthetic learning means tha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students enrich emotion, cultivate sentiment, purify soul, improve their aesthetic quality and obtain free development of body and mind through their own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inner feeling. Image and transcendenc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In school education activities, students' temperament can be cultivated by strengthening aesthetic education learning and guiding students' aesthetic learning activities. It is the basic basis of the students' aesthetic learning to get the feeling of life and life in the artistic activities. Aesthetic learning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作者单位】: 襄樊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2006B137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d124
【分类号】:G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池友;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审美范导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陈定家;“审美泡沫”:文化消费意识与广告[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白寿彝;殷周传说和记录中的氏族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2年03期

4 付小悦;新时期文化语境中的罂粟意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祖苇;后现代体育美学面临的要求和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张冬梅 ,胡玉伟;历史叙述的重组与拓展——对新历史小说与“十七年”历史小说的一种比较诠释[J];当代文坛;2003年02期

7 张健 ,程缨;在媒介事件中突出重围——由广东卫视《生存大挑战》想到的[J];电视研究;2004年02期

8 吕疆红;加强美育教育 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S2期

9 章海荣;旅游审美三论:动态、参与和快感[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10 张洪光;哥廷根学派和数学的统一性(续)[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S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军;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朱寿兴;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D];四川大学;2005年

4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6 郝永华;作为表征的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梅红;《读者》的品牌及审美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9 唐英;消费时代电视广告审美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郭俊立;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转向的认识论意义[D];山西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小风;九十年代热点电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景强;网络媒体的审美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华;网络文学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叶楚定;中学文学教学审美空白说[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月;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6 秦海英;论中国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错位现象[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韦映;现代传媒环境下的中国当代电视文化现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饶天柱;建筑的雕塑性表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10 刘宏志;英雄的消隐[D];郑州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亮,檀传宝;教育应回归对人生的关照[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4期

2 彭文晓;“教育美”辨析[J];襄樊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彭文晓;申来津;;论教育的人生观照[J];学术论坛;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茂南,杨留兵,段晓静;百年中国美育的回顾与前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苏德祥;;广开美育之窗 塑造一代新人[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年01期

3 刘学兰;论美育的心理学价值[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4 魏丽茹;美育:素质教育的重要路径[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林兆荣;探寻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合理定位——《美育与美学》简评[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02期

6 曾繁仁;走到社会与学科前沿的中国美育[J];文艺研究;2001年02期

7 杨海泉;学校美育的作用、实施方法及原则[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8 郭健;美育——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J];中国保健营养;2001年03期

9 杨继勇 ,王明珍;从美育的理念到思维革命——论更新美育观的必要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03期

10 高志兴;关于学校美育的思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许福;;重新界定美育的必要性及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爱荣;;寓美育于各科教学之中[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3 孙惠;;浅析“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4 刘兆吉;张粹然;;美育与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关系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黄海澄;;论美和美育[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6 吴家荣;;美育也是一种爱的教育[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虞吉;;影视阅读:从感觉层面规划的美育途径[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李铅林;;论现代社会与艺术教育[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9 徐鹰;;试探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关育的结合——增强正确的审美意识,发展健全的审美能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王景勤;;苏霍姆林斯基美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婀娜;缺失的美育,该怎么补?[N];人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高平;美育不该受冷落[N];光明日报;2003年

3 王德胜;美育如何可能“现代”[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龚丹韵;孩子的烦恼与美育的缺失[N];解放日报;2009年

5 阎申 吕轮超;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N];中国妇女报;2004年

6 谢嘉幸;美育、主体与有限主体[N];音乐周报;2001年

7 曹瑞金;正确认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8 杨斌;让美育走出书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杨贵仁;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内蒙古集宁五中 刘晨晖;美育的关键在学校[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达;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郑素华;审美教育行为特征的人类学探析[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存;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塑造探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邵凤臣;语文教师审美素养初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罗红;简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邱嵘;我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施进华;试论美育中的审美体验[D];扬州大学;2004年

6 湛玉钊;席勒美育思想与当前人文教育[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建林;论语文教育的审美心理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彭建华;论美育与情感解放[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汪宏;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美育思想流派对学校课程设置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牛江涛;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河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61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61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4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