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的分析评价
[Abstract]:How schools and teachers choose and formulat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depends to some extent on the level and ability of schools and teachers to develop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Based on Chomsky's concepts of "deep structure" and "surface structure" of langua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resource package, and makes a ten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deep structure" and "surface structure" of the resource package. The aim is to promot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作者单位】: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
【分类号】:G4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俊艳;;“结构-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屈林岩;;学习理论的发展与学习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3 杨洲;;关于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心理构成要素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何佳玲;;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和谐课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31期
5 刘艳;;建构主义视角下微格教学的组织与评价——以师范技能训练为例[J];黑龙江史志;2012年05期
6 李京辉;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石花娥;克服情感和认知障碍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安会云;;化学课堂让关爱“潜”进来[J];化学教与学;2011年01期
9 邹建陵;化学课堂教学中“学习策略”教育初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2年06期
10 方冬琴;自然科学教学中迁移规律的运用[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杜进福;;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志英;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荣光启;现代汉诗的发生:晚清至“五四”[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莉君;创造教育障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卢建筠;教育思维方式转向之透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论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爽;学习迁移理论与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文霞;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义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龚小龙;基于校本课程的中职学校课程过程性评价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电春;模仿古文篇章写法,,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杰;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引导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杨英;基于视频案例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在线支持平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兰银飞;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滨;中学物理启蒙教育阶段“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玮;德国KPK物理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劲存;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妍华;;综合实践活动“教参类”资源包的开发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年04期
2 尤炜;;可行的路在哪里——与沈旎老师谈综合实践活动[J];基础教育课程;2009年03期
3 杨晓光;;关于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的思考[J];中国教师;2010年14期
4 沈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指导(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教材”吗——兼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共享[J];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21期
5 许惠;;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困境与出路[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17期
6 钟亚利;;依托学区管理优势 推进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01期
7 张建芳;;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3期
8 杨晓光;;“三维三性”资源包: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策略的新探索[J];中国教师;2008年08期
9 施建东;;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J];网络科技时代;2008年03期
10 殷世东;谈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啸群;;试论《比喻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价值[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2 宗守云;;王希杰对话语衔接理论的贡献[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3 伏晓国;钟永强;汪小琳;刘柯钊;赵正平;;UC表层结构的X射线光电子谱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4 陈亚娇;;英国高中地理教科书《Changing Environments》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夏志凤;;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专业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张晨;;留出精彩的空间——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成性教学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常鉴;;表层结构对地震子波的影响[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振升;李强;蓝加达;;松辽盆地周缘地区地震采集方法技术探讨[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宗守云;;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理论的借鉴和发展[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真;王建文;张静;;新疆大井南复杂表层结构下地震资料处理技术[A];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高建进;教育界研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N];光明日报;2004年
2 山西省太原市教委教研室 严成华;如何认识“综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张圣华;综合实践活动课:问题与出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综合实践活动:让地方和学校唱主角[N];中国教师报;2004年
5 陶钰霞;汉王科技为数字艺术实训提供成套产品[N];人民政协报;2007年
6 王明昭;桂花怎么又开了[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居玲玲;综合实践:如何科学地启动(二)[N];中国教师报;2004年
8 李其金;“To be, or not to be——”语义辨析与新译[N];文艺报;2007年
9 齐鲁延邋王玉玲;大榆树镇农民喜获文化大礼包[N];农民日报;2008年
10 记者 何满怀;《中国科协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方案》即将实施[N];江苏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庆淮;桩海地区地震采集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梁英;大众叙事与精神家园[D];四川大学;2007年
3 彭文;利用石油勘探面波信息调查表层结构的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张立国;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晶;面波在地震波场中的特性研究及其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6 吴砥;学习资源管理与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法文哲;月球微波遥感的理论建模与参数反演[D];复旦大学;2008年
9 邢凯;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于富文;中国西部地区静校正方法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基础的探析:历史与现实的维度[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淑红;20年来我国活动课程的改革历程和发展趋向[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曹晓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列入体育内容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李亚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教师行为改善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姜;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游戏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朴昌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汪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及实施[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房玉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董佩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活取向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维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单元的设计与实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20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120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