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德育生活化——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发布时间:2018-09-07 09:03
【摘要】:德育生活化是使理想的道德教育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的道德教育。文章通过对德育生活化内涵的阐述,说明了德育的生活化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Abstract]:The life of moral education is to make the ideal moral education return to the real life, take the moral subject as the core, and carry on the moral education around its social reality life. By expou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life, this paper explains that the life of moral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作者单位】: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政法系;
【分类号】:G4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符正平;让德育回归生活[J];教学与管理;2004年03期

2 王月林,杨骐文;论德育向生活的回归[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2期

3 王敏;;“生活德育”理念与高校德育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海均;文燕;田荣;;素质教育的概念厘清和内涵外延疏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韩传信;论人的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朱平,闵永新;学分制:德育创新的契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王艳;;道德教育蕴涵价值悖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李晓文;;寓价值教育于学生主体成长中[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高冬梅;余以恒;;论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李志强;;论杜威伦理思想中的知行关系[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董春胜,张亚志;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系统性与运行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9 郑红岩;;发挥班主任第一导师作用 带动大学生健康成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1期

10 何冲;;论构建多样化德育内容体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龙裕;;素质教育应抓好学生习惯养成[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柯雪婷;;用师爱托起明天的太阳[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黄建华;;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王光宇;;在心田里撒播理想之光——浅析“理想性自我对象”与教师工作[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5 李亚君;;加强班集体建设的有效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葛长江;;新课程理念下全员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初探——值日班长制度的实施[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赵和春;;目标引领,立体建构,全面育人,让班级里的每一生命主动和谐发展——班级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8 陆宁;陈华森;;西方服务型政府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基础[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陆宁;陈华森;;西方服务型政府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基础[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丁鑫;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耀明;论教学的差异性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俊山;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中军;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刘洁璇;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宋文静;初中生课堂违纪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卫见;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丽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班级管理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任强;高中师生沟通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魏群;中学班主任专业化:专业素养及实施路径[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殷少萍;“3+2”分段制学生德育工作凸显层次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荣;;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年04期

2 朱宏霜;;社会学视角下学校德育的功能分析与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李成月;侯冬发;段贻安;;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J];教学与管理;2010年31期

4 陈立国;在体育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09期

5 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07期

6 戚万学;;道德教育可否作为专门的课程开设?[J];教育评论;1993年05期

7 陆幼雅;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基本特点比较研究[J];教书育人;2003年14期

8 丁庆如;浅析学校道德教育合理性基础[J];教书育人;2003年18期

9 李戬;葛琛;郑富兴;;文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德育——“第四次中国道德教育高层论坛”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10期

10 肖川;;道德教育的目标[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彩萍;;叩开另一扇绿色之窗——语文课堂外的“和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朱步忠;袁风玲;;回归生活的农村一般中学作文教学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卢荣生;;初中化学教育要大众化、生活化、现代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黄凤联;谷秀容;;语文教学向生活化发展——浅谈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方芳;;浅谈数学教学生活化问题[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钱小瑛;;数学化与生活化和谐统一 追求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钱燕;;回归数学课堂的生命本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8 邱海锋;;生活化:大学生德育的新路向[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9 张绍庭;;走进课堂,迈向生活——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尝试生活化语文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10 秦伟;;浅析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景创设的误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盛忠谊;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N];中国包装报;2000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张莹;应个性化生活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史益华 张跃霞;让音乐课堂生活化[N];音乐周报;2004年

4 宝塔区实验小学 姚丽敏;如何让数学知识生活化[N];延安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龚丹韵;常态化、生活化:上海慈善文化的新风向[N];解放日报;2009年

6 上海市优秀保险代理人 赵鸿祥(中国人寿);寿险营销要生活化[N];上海金融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茅卫东;王香兰和她的生活化作文[N];中国教师报;2009年

8 李新收;如何让学习工作化生活化[N];解放军报;2010年

9 窦文浩;健康人锻炼生活化[N];财经时报;2002年

10 李北陵;哲学必须生活化才有生命力[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贵臣;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王智慧;人的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丁锦宏;品格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喻学林;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林;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9 彭建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朱婷;普通美术教育生活化之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3 赵永杰;高中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邓伽;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生活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晓红;语文教学改革的生活化理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菲;试论语文教学的人本化、生活化与交际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廖寿传;农村地区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晴;德育生活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杨护明;高校德育生活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石晶;语文新课程发展性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27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227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9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