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还是“补短”——反思木桶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Abstract]:The cask theory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American management scientist Peter.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the capacity of a barrel is determined not by the longest wooden board that is hooped into the barrel, but by the shortest board, also known as the "short board effect". Inde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things, the length of the "short plate" determines its overall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the inferior part often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the whole organization. Bucket theory has been applied in many fields, including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作者单位】: 诸暨天马实验学校初中部;
【分类号】:G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朝全;;“木桶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启示[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7年12期
2 张朝全;;“木桶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启示[J];教育;2008年06期
3 张朝全;;拧成一股坚韧的“桶箍”——木桶理论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4 谢振荣;;木桶理论与德育[J];教师博览;2000年06期
5 高山流水;;从你的“木桶”里面走出来[J];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09期
6 吴华钿;;“木桶理论”对教育的启示——谈当前学校不注重素质培养的一些表现[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7 于敬华;;木桶理论与扬长教育[J];吉林教育;2010年30期
8 钟世军;评价学生应杜绝“木桶理论”[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12期
9 戴启猛;;由“木桶理论”及其演变思考学校综合竞争力[J];广西教育;2006年Z5期
10 刘红燕;;木桶理论对于教师专业共同体发展的启示[J];中国培训;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海明;梁春秀;;浅谈商品货币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扭曲和结果[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邹时炎;;对教育领域学习苏联经验的认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刘麟;;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A];2004年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陶菊芳;;有健康,才有美好未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之案例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5 罗小琼;;晚清“士绅”推动下的兴学热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徐志伟;;从推翻“两个估计”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新时期教育领域思想解放述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程斯辉;;蔡元培与近代教育领域的反腐倡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杨东平;;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9 赵文明;;网络时代与教师角色转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张宁;卢泽楷;魏冰;;世界科学教育领域中的探究教学[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E-Learning:引发教育领域新革命[N];科技日报;2000年
2 陈壁生;以法制规范教育领域的腐败[N];南方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李峻岭;IFC探路中国教育投资[N];国际金融报;2005年
4 程东;数字校园:一场教育领域的革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5 通讯员 吴自成;加强教育领域合作[N];金华日报;2005年
6 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盛洪;还权于民:彻底打破教育领域的计划堡垒[N];南方周末;2010年
7 刘业俭;浅析教育领域中的“两张皮”现象[N];重庆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张蕾;做教育领域新一轮改革的先锋[N];湘声报;2009年
9 ;还教育领域一片纯净蓝天[N];检察日报;2005年
10 记者 崔凌云;七年解决教育领域热点难点问题[N];兰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胡之骐;公共领域中的师生教育话语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徐冬青;市场引入条件下的政府、学校和中介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振改;教育政策的限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景松;政府职能转变视野中的公共教育治理范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单美贤;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技术教育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沈俊强;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余远方;教育多元供给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立;教育领域数据存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冬梅;论教育惩罚[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兰枝;教育领域第三种力量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邵汉清;基础教育领域完全私立学校管理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田智;教育领域预算外资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徐红;教育领域社会专业组织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刘春雷;基于本体的教育领域学科知识建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安娜;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异化现象及其消解[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9 董智耀;论当前我国的教育腐败问题及其治理对策[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0 高燕;论美国20世纪50、60年代的教育改革[D];内蒙古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96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296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