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Second Life教育应用的现状、问题与趋势

发布时间:2018-11-20 17:55
【摘要】:当前,以Second Life为代表的三维虚拟世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尝试愈来愈广泛,显示出重要的特定价值。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对Second Life教育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分析了Second Life应用于教育实践所面临的问题,指出其教育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向。Second life的教育应用实践表现出如下特点:学科教学种类呈现多样性,广泛应用于语言、天文、医学、商业、艺术设计、历史等学科的教学;教学实践形式呈现多元化,包括虚拟课堂、远程教学、教学实验、技能训练、虚拟图书馆等;教学对象年龄呈现层次性,针对成年人和青少年设置了不同的系统版本;教学活动设计呈现创造性,提供创造工具,并且以创造物的所有权保护政策激励参与者创作。然而Second Life教育应用面临的问题包括:支持系统流畅运行的硬件配置要求高;教学应用的土地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用户的技术认知负荷高,对掌握Second Life操作技术的需求强烈;用户的创造力不足,支持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源匮乏;道德缺失与法律监管不力等。未来,Second Life教育应用的发展需要在技术方面,突破技术瓶颈,为用户构建流畅的应用体验;在用户方面,提升师生的应用技能,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为教学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在教学方面,关注主体的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Abstract]:At present, the application of 3D virtual world, represented by Second Lif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showing important specific value.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comb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cond Life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by means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Second Life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econd life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show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the variety of subjects teaching is widely used in language, astronomy, medicine, commerce, art design, history and other subjects; The teaching practice forms are diversified, including virtual classroom, distance teaching, teaching experiment, skill training, virtual library, etc. Instructional activity design presents creativity, provides creative tools, and stimulates participants to create with the ownership protection policy of creation. However, the problems faced by Second Life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include: high requirements for the hardware configuration to support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the land for teaching applications needs to pay a certain amount of fees; the users' technical cognition load is high, and the demand for mastering the Second Life operation technology is strong. The lack of creativity of users, the lack of resources to support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lack of morality and the lack of legal supervision and so on. In the futur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of, Second Life needs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technology and build a smooth application experience for users. In the aspect of users, we should improve the applied skill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provide more high quality resources for teaching. In teach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s of subjects and provide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for student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游戏研究中心;
【分类号】:TP391.9;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丹;;新玩法! 基于电影的三方联动[J];商学院;2011年07期

2 百里;;4D空间[J];软件工程师;2011年08期

3 谭金生;刘澎;冯凯;;如何构建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教学平台[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S1期

4 徐晓飞;;创刊词[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1年03期

5 沈苏彦;徐坚;;混合现实技术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旅游景观审美》课程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1年07期

6 杨征;;CAXA虚拟设计在通用技术课上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7期

7 潘啸;;多媒体及虚拟现实技术[J];华夏星火;2005年Z1期

8 许迎军;刘娜;;虚拟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学习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9 李益炯;;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10 肖新斌;史召臣;;云计算引发的安全风险[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凤举;;仿真科学是一门科学[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8:仿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第三种方法吗[C];2007年

2 胡晓峰;;仿真是信息时代认识世界的第三种途径吗[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8:仿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第三种方法吗[C];2007年

3 赵晓光;戴炬;赵经纶;;虚拟现实水下机器人仿真系统[A];200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1年

4 徐志球;;浅议电脑网络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郑丽萍;李光耀;沙静;;虚拟现实的创新性应用[A];第十一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陈宗基;;仿真——信息时代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发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8:仿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第三种方法吗[C];2007年

7 高志武;秦德先;邓明国;;虚拟现实技术在矿床中的应用[A];2004年全国矿山信息化建设成果及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唐克;王存成;马亮;;浅谈虚拟现实仿真技术[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刘斌;吴雪;徐昌贵;王晶;;基于Web的三维实体建模及实现技术研究[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林嘉燕;俞鹤伟;;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光强 编译;虚拟世界在现实中绽放[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2 张伟;玩转虚拟世界[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舒杰;将信任带入虚拟世界[N];通信产业报;2010年

4 林嘉澍;虚拟世界,真实营销[N];经济观察报;2007年

5 邹大斌;虚拟世界的真实诱惑[N];计算机世界;2008年

6 本报记者 周源;Simpana 9.0:桥接虚拟世界[N];网络世界;2010年

7 记者 周国勇 实习生 王佳 金丹;让虚拟世界“天下无贼”[N];绍兴日报;2011年

8 正齐;虚拟现实 近在咫尺[N];网络世界;2006年

9 鸣涧;打造3D虚拟世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10 工业和信息化部 通信科技委委员 侯自强;物联网仅仅才开始[N];计算机世界;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韩元利;基于GPU编程的虚拟自然环境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2 郑颖立;体验式虚拟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

本文编号:2345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345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9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