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家长的认知与意愿: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的一个视角

发布时间:2018-11-20 11:01
【摘要】:流动人口子女能否真正融入城市公立学校,与"流动家长"的认识、态度和意愿是分不开的。本次调查发现,"流动家长"送其子女进入城市公立学校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对相关政策的了解不多,普遍认为子女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不太容易,公立学校收费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大资源投入、加强政策宣传、放宽入学条件三条建议。
[Abstract]:Whether the childre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can really integrate into the city public school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understanding, attitude and willingness of the floating parents. The survey found that "mobile parents"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send their children to urban public schools, but they do not know much about the relevant policies.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it is not easy for their children to enter urban public schools. Public schools charge more than they can afford.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suggestions: increasing resource investment, strengthening policy propaganda and relaxing entrance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07年度国家青年课题“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CGA07021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涤;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意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王文科;经济全球化、全球问题与全球伦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奚玮,何艳芳;“治愈”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王大鹏;罗尔斯“正义国家”理论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夏文斌;公平原则与和谐社会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刘长明;和谐:一种新的正义视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王婷;社会公正和新型公共领域的建构[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徐阳光;;论财政转移支付法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之实现[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爱东;王慧;周亮;;制度伦理视角下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包世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9 刘宝才;马菊霞;;中国传统正义观[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童中贤;杨畅;;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诚信建设[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尹丽;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4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孟利民;取得时效制度存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王富博;合同格式条款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王新宇;法律意识之理论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余友辉;经济、伦理与经济伦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琳;论传统“礼治”与现代法治[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明榕;运用记忆规律学好外语单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2 杨心德;;试谈提高记忆效率[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1年01期

3 ;布鲁纳[J];成人教育;1982年05期

4 邓勒普;小凯顿;沈健;;环境社会学及其基本的分析结构[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2年11期

5 玛吉·英 ,黄明皖;认知和道德发展的理论(续)[J];课程.教材.教法;1983年03期

6 周学祁;;形成学生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J];中等数学;1984年05期

7 H·代里;韩骅;;教育作用的完整性(一)[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4年04期

8 刘翰晋;;心理投射测验[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3期

9 Riding,R.J. ,Dyer,V.A ,肖晓滢 ,王耘;外向性格、场独立性及认知作业的操作[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年03期

10 曾钊新;;试论范例在道德教育中的运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蓊荟;;翻译的认知隐喻观[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符振德;孙守迁;;图解思考与产品设计[A];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马良;张小东;刘杰;;电针百会、神庭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的影响[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付衍冰;;黔东南地区苗民族心理色彩分析[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媛媛;张真;;空间句法理论及其在GIS空间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蒋重清;杨丽珠;刘颖;;阈下情绪对认知效率和偏向影响的发展对比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朱j;姚定康;刘晓虹;张华华;吴正;雷新勇;吴有军;沈伟;陈朱波;;“认知诊断”的研究与实践——多维度诊断性指标在医学考试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武成莉;;催眠结合认知治疗强迫症一例[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唐利平;;大学生时间自我的对比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方丰娟;;上海市幼儿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明臣;话语意义的建构:言语交际过程中主体的认知加工[D];吉林大学;2005年

2 金永得;探索作为整体的教学艺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吴哲;现代俄语词汇的多义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4 蒋重清;5-7岁儿童和成人的情绪易感性:行为和脑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仙娥;工业化演进中的路径依赖与政策选择[D];西北大学;2005年

6 周筱娟;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李彦章;重庆市摩托车事故特点及心理影响因素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8 王桂山;技术理性的认识论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9 许卫东;《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李建明;结构方程模型及其隐变量交互作用分析在社会心理流行病学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万芳;词汇消歧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2 孟庆亮;隐喻:通向未知域的桥梁[D];东华大学;2005年

3 汪雅琴;英语新词的附加隐喻和语境意义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黄晓楠;儿童心理定式的起源与儿童早期语言教育适应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志华;团体心理辅导对医科大学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6 余贞斌;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军;我省村民对SARS的认知、心理、行为及相关关系的调查与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张虹然;空间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莉莉;动物词语语义建构中的隐喻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曹静;儿童青少年美术教育连续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44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344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f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