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师教育基地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理路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办公室;
【分类号】:G4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翔,金艾裙;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陈超,顾淑霞;研究生培养中学术门户现象探析及对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3 孙希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楷模——中国近代教育家梅贻琦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呼中陶,刘捷;建国50年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5 汪雁;略论朱熹教育思想及其意义[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2期
6 张香敏,马立红;梅贻琦的学校定位思想及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7 熊成群,罗兴文;高师教育实习评价方案设计[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李雪垠;张小容;;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大学城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孙建;;梅贻琦大学教育理念浅论[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欧阳文,陈梦稀;中国大学扁平网状式组织结构与学术管理[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列盈;论“中体西用”观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杜学元;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先秦至晚清)[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江新华;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李达轩;论地方中心城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伯雅;大学创新教育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谈力群;论信息化社会与教师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汪向红;论大学的文化品位[D];浙江大学;2002年
4 王向红;我国师范教育模式向混合型发展的可行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迪;中学综合文科教师基本素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君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朱军文;民办二级学院产生及其效率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D];苏州大学;2003年
8 马香莲;国内外一流大学形成模式案例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易斌;我国高校教师科研创新的组织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先国;高校隐性文化建设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郄海霞;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国外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2 张灵;国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及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3期
3 江秀乐,袁奋光;重点师范大学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檀传宝;张宁娟;;透视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焦点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Z1期
2 葛军;;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4期
3 廖Z,
本文编号:2552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552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