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建国初期教育公平及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5 23:03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平问题突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极其注重社会公平,要求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要实现社会公平,必须解决好教育公平问题。针对我国社会中出现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中国共产党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公平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关系着社会公平的实现。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存在着种种不公平现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突出。人们要求教育公平的呼声日益高涨。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教育公平成为目前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 中国共产党素有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优良传统。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采取种种努力措施,保障了全体公民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使每个公民获得了适合自身文化水平的教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做到了教育公平。回顾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实行的教育公平,研究党和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学习成功经验,吸取教训,从而解决目前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为实现教育公平找到恰当的方法和途径。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对公平和教育公平进行概念解读。在了解学术界、马克思主义公平和教育公平观的基础上,诠释公平和教育公平的涵义。其次,从总体上分析建国初期的教育公平。分析建国初期教育公平的历史与现实基础;具体阐述建国初期教育公平的实施,从党和政府制定的教育指导方针、采取的教育措施、给予的适合教育内容来论述;全面评价建国初期教育公平,分析取得的社会效应、值得吸取的成功经验、需要注意的不足之处。最后,论述建国初期教育公平的启示。建国初期教育公平的成功经验对解决目前社会中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是有所裨益的,存在的不足也是今天实现教育公平所要注意避免的。通过本文的写作,希望能对实现教育公平有所裨益。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5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东平;;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新中国教育公平的轨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2 杨东平;对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回顾和反思[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杜瑞军;;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标准透视教育公平问题——对新中国50年普通高校招生政策的历史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4 宋洁;;建国初期农村扫盲运动的特点[J];党史文苑;2006年12期

5 陈武元;洪真裁;;建国后1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评价与启示[J];东南学术;2007年03期

6 顾宁;建国以来女性教育的成果、问题及对策[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06期

7 杜瑞军;;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历史回顾——基于对1949年以来普通高校招生政策文本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2期

8 徐旭东;建国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的回顾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3期

9 郭彩琴;教育公平辨析[J];江苏高教;2002年01期

10 张建奇;“免学费加人民助学金”政策的形成、实施及其作用和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云;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磊;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沈慧;终身教育视野下城乡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赛明明;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4 文晶;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实践[D];河南大学;2003年

5 薄运玲;试论建国后十七年河南农村的社会教育[D];河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56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556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6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