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策略和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2 21:22
【摘要】: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突出,而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欠深入。为此,在引入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重点从高校中面临压力最多、最易受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青年教师出发,讨论了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维护策略。最后,给出了针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方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学兰;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蔡莉;;试论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及其调控策略[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陶芳芳;尹平;;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6年02期

4 阿娜;;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J];前沿;2006年02期

5 邱秀芳;张卫;姚杜鹃;;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力;汪晓男;;浅论高校教师压力来源及缓解压力的对策和建议[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石林,冯蓓,林春梅,刘聪,Spector P.E.;大学教职员工的工作压力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熊隐剑;;高校青年教师压力问题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郭秀兰;;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朱海龙;胡晶君;;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策略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许惠清;邹小平;;论教师健康心理的维护[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赵玉芳;;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保健[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04期

8 马苏江;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及其调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8期

9 肖凭,胡丕洪;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邱秀芳;张卫;姚杜鹃;;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燕笙;;浅析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途径[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樊华强;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人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兆漫;闽东地区乡镇中学教师心理状况及其成因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2 吴聪治;论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隽;上海市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慧;教师职业压力的负面影响及其自我调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秀敏;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训练模式的构建[D];苏州大学;2003年

6 胡静;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与能力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商临萍;临床护理教师心理应激反应及应对的调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8 程名威;高校人事分配制度变革对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徐群;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勇健;山东省高职学校教师职业压力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莉;;试论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及其调控策略[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吴清平;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7年03期

3 邱毅;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何晓威;浅议当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与调适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5年Z1期

5 刘志成;论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及其化解[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梁芹生;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归因及心理调控策略[J];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7 俞国良,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8 王海翔;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5期

9 阿娜;;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J];前沿;2006年02期

10 刘卫萍;钱旅扬;;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颂华;青少年压力应对的维度、结构及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铁;法国最著名的五所高等师范学校[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2 ;上海市职工高等学校开展协作活动[J];人民教育;1980年06期

3 ;中学物理教学调查报告[J];人民教育;1980年12期

4 И·И·列昂诺维奇;蔡美玲;;高校和科学院科研机构的合作[J];国际观察;1980年04期

5 З·日特尼茨基;B·斯皮瓦科娃;杨希钺;;高校教师的时间预算问题[J];国际观察;1981年01期

6 龙杏云;;苏联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J];国际观察;1981年02期

7 萱草;;西德高等学校师资情况[J];教育发展研究;1981年02期

8 ;做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不断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而努力——校党委书记周祥库同志在奖励1981年度优质教师大会上的讲话[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9 迟恩莲;苏联高等院校的师资[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4期

10 周蕖;《高等学校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课程大纲[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竹渝;贺晓星;;我国高校教师精神压力与身心健康研究的定量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耀宏;;高校教师考核定量化的探讨[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3 陆忠兰;何云信;;制定我校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的探讨[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4 周明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的多层次群模糊综合决策方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5 李竹渝;石坚;杜庆坪;;我国高校女性教师精神压力的定量分析研究[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6 潘恒;;谈大学外语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对策[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7 翟晓燕;;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多重结构动态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8 陈绍兰;陈文龙;;高校教师兼任期刊编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A];学报编辑文集[C];1991年

9 杨雷;周玲玲;;高等学校教师系统预测与仿真分析[A];第三届全国控制与决策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10 樊富珉;;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春生;引导——高校教师的责任[N];中国建材报;2000年

2 安徽财贸学院法学系 汪飞;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更重要[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梦茹;中年女白领也有心理危机[N];光明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傅红;为了科学的尊严[N];科学时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赖仁琼;北京高校教师喜迁花园小区[N];人民日报;2000年

6 李丹 雷风雨;天津高校教师聘任制推出新举措[N];人民政协报;2000年

7 记者 何连弟 钟慧;高校“两课”教师攻读硕士学位[N];文汇报;2000年

8 本报通讯员 牛金荣 张力;京城高校教师成纳税大户[N];文汇报;2000年

9 杨慧谨 张华莹;高校教师外流严重[N];安徽经济报;2001年

10 马艳辉;女强人心理更脆弱[N];中国妇女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吕航;激励与约束——对我国高校业绩津贴分配制度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震;基于事业人假设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吕杰;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珂;重庆市高校教师居住社区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2 向仁富;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国立八高校教师索薪运动[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立刚;高校教师素质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艳;《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CAI课件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波;人力资本与高校职称评定[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6 施丽红;网络背景下大学师生交往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朱丽;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8 刘彩霞;我国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克勇;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胡兴河;高校教师资源开发利用创新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64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564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c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