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视角下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与策略
发布时间:2021-02-27 17:36
青少年文化记忆建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思路,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文化自信的新途径。内容上,包括经典文本教育、文化仪式教育和博物馆教育。机制上,依据学习心理学负反馈理论,其有效课程转化机制为:知识刺激、激发兴趣—价值体认、内化记忆—践行体悟、深化记忆。路径上,青少年文化记忆建构是一个立体多元、生动融通的过程,是以学校教育为中心,融合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方力量和资源,在"重复"与"创造"中不断铸就中华文化辉煌的时代实践。
【文章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56(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文化记忆建构旨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以经典文本、文化仪式及博物馆教育为核心的内涵建设
(一) 经典文本教育中涵养文化自信
(二) 文化仪式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
(三) 博物馆教育中融通文化记忆
三、以创造性课程转化为特征的实践机制建设
(一) 知识刺激中激发学习兴趣
(二) 价值体认中内化文化记忆
(三) 践行体悟中提升文化自信
四、实施路径: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多元融通
(一) 内容上开展立体、生动的记忆建构, 适当打破学科壁垒
(二) 形式上以学校教育为中心, 融合社会、家庭教育等多方力量和资源
(三) 策略上在“重复与创造”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典学习与青少年“文化认同”[J]. 赵晓霞.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8(01)
[2]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冯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7(06)
[3]论教育活力[J]. 王兆璟,戴莹莹. 教育研究. 2017(09)
[4]中国翻译产业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J]. 张士东,彭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5]中小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法[J]. 石中英. 人民教育. 2014(19)
本文编号:3054573
【文章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56(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文化记忆建构旨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以经典文本、文化仪式及博物馆教育为核心的内涵建设
(一) 经典文本教育中涵养文化自信
(二) 文化仪式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
(三) 博物馆教育中融通文化记忆
三、以创造性课程转化为特征的实践机制建设
(一) 知识刺激中激发学习兴趣
(二) 价值体认中内化文化记忆
(三) 践行体悟中提升文化自信
四、实施路径: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多元融通
(一) 内容上开展立体、生动的记忆建构, 适当打破学科壁垒
(二) 形式上以学校教育为中心, 融合社会、家庭教育等多方力量和资源
(三) 策略上在“重复与创造”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典学习与青少年“文化认同”[J]. 赵晓霞.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8(01)
[2]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冯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7(06)
[3]论教育活力[J]. 王兆璟,戴莹莹. 教育研究. 2017(09)
[4]中国翻译产业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J]. 张士东,彭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5]中小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法[J]. 石中英. 人民教育. 2014(19)
本文编号:3054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05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