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知识的开放性与个体的自我关怀——兼与叶波博士商榷
发布时间:2021-03-02 06:36
叶波博士的《课程知识选择:从"谁的"到"何以可能"》一文存在未对知识做出清晰的界定、未察觉出课程的隐性假设即是知识的合法性问题、论述中焦点位移、未触及当代社会中个体的安身立命等问题。其原因在于作者未能识别出课程知识在从"什么"到"谁的"再到"何以可能"的转换中,始终是一个封闭性和排他性概念。在个体化时代,我们需要一种竞争的知识观和助力个体自我关怀的教育观,保持课程知识的开放性,尤其致力于个体自我关怀的方法性知识,以增强个体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9,1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与叶文商榷的内容
1. 知识概念被简化
2. 未察觉出课程的隐性假设就是知识的合法性问题
3. 论述中焦点位移
4. 未触及当代社会中个体的安身立命问题
二、需要一种竞争的知识观和助力个体自我关怀的教育观
1. 科学哲学对静态知识的质疑
2. 课程知识批判
3. 助力个体自我关怀的教育观
三、保持课程知识的竞争性和开放性
1. 个体化时代的学习特征
2. 开放和流动的世界亟需确立个体的本体性安全
3. 课程知识的教育价值来源于知识的竞争性和开放性
四、致力于个体自我关怀的方法性知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程知识选择:从“谁的”到“何以可能”[J]. 叶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8(02)
[2]为什么人生问题不断地发生?——教育社会学的视角[J]. 马和民,邓娜,王德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3]阿普尔教育哲学思想中的“合法知识”与“意识形态”问题[J]. 林晖.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03)
本文编号:3058801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9,1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与叶文商榷的内容
1. 知识概念被简化
2. 未察觉出课程的隐性假设就是知识的合法性问题
3. 论述中焦点位移
4. 未触及当代社会中个体的安身立命问题
二、需要一种竞争的知识观和助力个体自我关怀的教育观
1. 科学哲学对静态知识的质疑
2. 课程知识批判
3. 助力个体自我关怀的教育观
三、保持课程知识的竞争性和开放性
1. 个体化时代的学习特征
2. 开放和流动的世界亟需确立个体的本体性安全
3. 课程知识的教育价值来源于知识的竞争性和开放性
四、致力于个体自我关怀的方法性知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程知识选择:从“谁的”到“何以可能”[J]. 叶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8(02)
[2]为什么人生问题不断地发生?——教育社会学的视角[J]. 马和民,邓娜,王德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3]阿普尔教育哲学思想中的“合法知识”与“意识形态”问题[J]. 林晖.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03)
本文编号:3058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058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