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硕士研究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02:06

  本文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目的: 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人是主体,人的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自我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自我和谐( Self Consistency Congruence)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如果个体体验到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差距,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即“不和谐”的状态。自我与经验的一致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是指个体对其生活的整体评估,是个体衡量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心理健康的良好外在体现。因此,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两个重要可靠指标。自我和谐,作为人格理论中重要的概念,是自我内部因素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综合反映内部机制协调一致的程度,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起中介统筹作用。为了具体从实证研究上论证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我和谐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进一步揭示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文章选取北京市和东南沿海三省共6所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为对象,探讨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方向提供有力的数理论据。 方法: 采用SCCS和修订的GWB量表测量法,辅以访谈问卷法对北京市和东南沿海三省共6所高校680名在读硕士研究生进行横向研究与纵向追踪比较。全部数据用SPSS for Windows 10.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构问卷用内容分析法。 结果 i硕士研究生自我和谐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在性别、城乡、婚姻状况、南北地域上均无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硕士研究生与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差异极其显著(P0.001)。 ii硕士研究生的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在人口资料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心理健康总体优于大学生,但内部存在年级和学科性质不均衡发展。 iii 72.2%硕士研究生认为没有过严重精神崩溃现象。主观感觉严重精神障碍与主动求医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44 (P0.001)。71%报告几乎无一般性的求助行为,75.5%的硕士研究生信任家人求助方式。 iv经方差分析,不同程度的自我和谐在主观幸福感上差异显著。积差相关分析表明硕士研究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基本在0.3以上。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散点图分布密集。 v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以及自我刻板性在主观幸福感上回归效应显著,能较好地反映主观幸福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最先进入回归方程,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最大,解释主体幸福感总变异的32.1%,其次是自我灵活性(1.7%)与自我刻板性(1.6%)相继进入回归方程。 结论: i.硕士研究生的自我和谐状况良好,不受人口资料和年级、学科性质上的影响。自我和谐总体水平优于大学生。 ii.硕士研究生的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具有稳定性,不易受外界诸如人口资料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总体优于大学生。 iii.硕士研究生内部存在心理健康水平发展不一,需关注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和理科生两群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iv.硕士研究生采取以自我调节为主,辅以家人求助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诸如心理医生等专业求助以及一般性求助行为则很少。但如果自我感觉有严重精神障碍就会积极主动求医。 v.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自我和谐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水平也越高。并且自我和谐能较好地预测主观幸福感,尤其是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这一维度更能对主观幸福感产生较大的预测力。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自我和谐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
【学位授予单位】:汕头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1
  • 引言11-12
  • 第1章 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12-23
  • 1.1 自我和谐研究综述12-17
  • 1.1.1 自我和谐的内涵12-13
  • 1.1.2 自我和谐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3-14
  • 1.1.2.1 简述自我和谐的特点13-14
  • 1.1.2.2 影响自我和谐的因素14
  • 1.1.3 自我和谐在整个社会和谐中的地位14-15
  • 1.1.4 自我和谐的研究进展15-17
  • 1.1.4.1 自我和谐测评进展15-16
  • 1.1.4.2 与自我和谐相关研究进展16-17
  • 1.2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17-19
  • 1.2.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及主要相关理论17-19
  • 1.2.1.1 主观幸福感的涵义17
  • 1.2.1.2 主观幸福感相关理论研究17-19
  • 1.2.2 主观幸福感研究进展19
  • 1.3 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19-21
  • 1.3.1 自我和谐、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9-20
  • 1.3.2 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20-21
  • 1.4 问题的提出21-23
  • 第2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23-28
  • 2.1 研究目标及意义23-24
  • 2.1.1 理论意义23-24
  • 2.1.2 实践意义24
  • 2.2 研究假设24
  • 2.3 研究设计24
  • 2.4 方法24-28
  • 2.4.1 方法的选择24-25
  • 2.4.1.1 文献查阅法24-25
  • 2.4.1.2 量表测量法(量化研究)25
  • 2.4.1.3 访谈法(质化研究)25
  • 2.4.1.4 预测验25
  • 2.4.2 研究被试25
  • 2.4.3 研究工具25-26
  • 2.4.3.1 自我和谐量表25-26
  • 2.4.3.2 总体幸福感量表26
  • 2.4.3.3 求助行为结构式访谈问卷26
  • 2.4.4 施测过程26-28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28-44
  • 3.1 硕士研究生的自我和谐状况28-33
  • 3.1.1 硕士研究生的自我和谐总体描述28
  • 3.1.2 硕士研究生自我和谐在人口资料上的差异性检验及方差分析28-32
  • 3.1.3 硕士研究生自我和谐与大学生差异性检验32-33
  • 3.2 结合主观幸福感,,分析硕士研究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33-36
  • 3.2.1 主观幸福感的一般状况33-35
  • 3.2.2 硕士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大学生比较分析35-36
  • 3.3 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求助行为方式36-39
  • 3.3.1 自述有精神障碍状况与精神求助行为及其关系36-37
  • 3.3.2 一般心理求助行为和家人求助行为状况37-39
  • 3.4 纵向分析39-40
  • 3.4.1 追踪调查抽样中硕士研究生配对样本相关性分析39
  • 3.4.2 追踪调查中配对样本t 检验39-40
  • 3.4.3 硕士研究生心理求助行为纵向变化40
  • 3.5 硕士研究生的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40-42
  • 3.5.1 不同自我和谐程度硕士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比较40-41
  • 3.5.2 自我和谐与总体幸福感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41-42
  • 3.6 自我和谐预测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42-44
  • 第4章 讨论44-50
  • 4.1 硕士研究生自我和谐状况44
  • 4.2 以主观幸福感与自我和谐预测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44-46
  • 4.3 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求助行为与应对方式46-47
  • 4.4 硕士研究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纵向分析47-48
  • 4.5 硕士研究生的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48-50
  • 4.5.1 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48
  • 4.5.2 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48-50
  • 第5章 结论50-51
  • 5.1 硕士研究生自我和谐处于中等偏高水平50
  • 5.2 心理辅导需加强硕士二年级和理科生50
  • 5.3 硕士研究生以自我调节为主求助家人为辅的心理应对方式50
  • 5.4 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以及两者关系均具稳定性50
  • 5.5 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50
  • 5.6 自我和谐能较好预测主观幸福感50-51
  • 第6章 小结51-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附量表、问卷)55-59
  • 后记59-60
  • 发表论文情况60
  • 个人简介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平;王玉杰;;卫校学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7期

2 谢四元;张芳;;留守与非留守青少年的自我和谐及应对方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7期

3 付伟;雷蕾;于增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22期

4 邢强;唐志文;黄裕兴;;当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张玲;陈家麟;;职校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付方式的关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6 张莉莉;张小龙;;家庭教养方式与高职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胡琳丽;;师范类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专业满意感的关系[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张玲;陈家麟;;职校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9 孙秀玲;卓云莹;;新疆师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的调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34期

10 杨绍清;杨阳;张珊珊;王怡;李建明;;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职业时空;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平;黄岑汉;;中医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启才;;研究型教学在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兴奎;;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结构与调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卢亮球;孙世明;王静波;;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李守义;金巍;韩晓峰;张婷婷;楚颖;;校所共同培养海洋地质硕士生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和谐社会与地质教育质量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胡锡琴;;对中药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A];'2008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岑汉;刘燕平;;论硕士研究生自主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万林;;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硕士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探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龚文娟;;研究生学习异化现象分析[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兴奎;;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结构与调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代晓明 欧阳敏;69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挂职锻炼[N];自贡日报;2005年

2 记者  潘剑凯;独立学院培养出首批硕士研究生[N];光明日报;2006年

3 本报评论员 任孟山;研究生复试权重扩大当有约束机制[N];华夏时报;2006年

4 通讯员 张艳兵 本报记者 张哲浩;城乡办学[N];科技日报;2006年

5 廖前锋邋特约记者 马胜伟;理工大学500名研究生瞄准战场需要提升素质[N];解放军报;2007年

6 特约记者 宗合;大学生教研进入“理性”时代[N];阿克苏日报;2007年

7 特约记者 王握文 记者 曹瑞林;国防科大硕士研究生文学锋重新申请加入党组织[N];解放军报;2001年

8 通讯员 汪盛颜;安工大学子以11项专利获殊荣[N];安徽日报;2010年

9 周兆军;研究生制度熬过尴尬一年[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10 记者 郭弘 实习生 罗苏;硕士研究生教育机制酝酿重大改革[N];重庆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邦惠;精神病态男性罪犯自我的特点[D];西南大学;2008年

2 姜峰;大学生团体心理干预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3 谢俊;虚拟自我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玫;护理硕士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择业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乔云雁;情绪性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常志利;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敏;硕士研究生的自我和谐与人际信任、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帖彦萍;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其干预对自我和谐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冠宇;硕士研究生职业需求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4 刘婷;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何敏;自我和谐和时间维度上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我评价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6 丁大海;天人合一与自我和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玲玲;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赛男;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薛蕾;工读学校学生自我和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亚杰;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命意义的相关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40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7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