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02:04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人际关系和谐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发生人际冲突时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应对也是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准。本研究选取了哈尔滨市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372名作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了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及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特点,进而对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得到的主要结论有: 1.自编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方式问卷具备了比较理想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其内部结构划分比较合理。 2.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方式,可以划分为:反思沟通、对抗攻击、转移回避、压抑忍让四种方式。 3.分层回归结果表明,自尊能够对人际冲突应对方式中的反思沟通、转移回避、压抑忍让三个因子做出可靠的预测。 4.认知风格是自尊影响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中介变量。以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和人际冲突应对方式中“压抑忍让”因子三个变量建立全模型,全模型以较理想的拟合指数明确了三者的路径关系,支持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证实了本研究的理论假设,即应对方式会受到自尊和认知风格的影响,认知风格是二者的中介变量 5.人口学变量是影响大学生自尊的重要自变量。不同家庭所在地、年级的大学生在自尊水平有显著差异。 6.大学生认知风格存在年级差异,年级越高,越倾向于场依赖。 7.提高大学生自尊水平对促进大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应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各自特征有的放矢地开展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 自尊 认知风格 人际冲突应对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引言10-14
  • 一、问题的提出10
  • 二、有关概念的界定10-11
  • (一) 人际冲突10-11
  • (二) 人际冲突应对方式11
  • (三) 自尊11
  • (四) 认知风格11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11-13
  • (一) 研究目的11-12
  • (二) 研究意义12-13
  • 四、研究假设13-14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4-22
  • 一、关于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研究14-17
  • (一) 人际冲突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14-15
  • (二) 应对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15-17
  • 二、关于大学生认知风格的研究17-19
  • (一) 认知风格的定义17
  • (二) 认知风格的相关研究17-19
  • 三、关于大学生自尊的研究19-21
  • (一) 自尊的概念19-20
  • (二) 自尊与认知风格的相关研究20-21
  • (三) 自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21
  • 四、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1-22
  • 第三章 研究方法22-31
  • 一、研究对象22-23
  • 二、研究工具23-30
  • (一) 被试个人情况调查表23
  • (二) 自编的《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方式问卷》23-29
  • (三) 《镶嵌图形测验》29-30
  • (四) 自尊量表30
  • 三、数据处理30-31
  • 第四章 研究结果31-55
  • 一、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特点31-35
  • 二、大学生认知风格的特点35-37
  • (一) 大学生认知风格的家庭经济条件和性别差异35
  • (二) 认知风格的专业性质和年级差异35-36
  • (三) 人口学变量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结果36-37
  • 三、大学生自尊的特点37-42
  • (一) 大学生自尊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37-38
  • (二) 人口学变量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结果38-42
  • 四、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和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42-55
  • (一)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42-44
  • (二) 大学生自尊与认知风格的相关关系44-45
  • (三) 大学生认知风格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45
  • (四) 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对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影响45-55
  • 第五章 讨论55-60
  • 一、大学生的自尊特征55-56
  • (一) 家庭所在地差异55
  • (二) 年级差异55
  • (三) 家庭经济条件差异55-56
  • (四) 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56
  • 二、大学生的认知风格特征56-57
  • (一) 大学生认知风格的性别差异56
  • (二) 大学生认知风格的年级差异56-57
  • (三) 大学生认知风格的文理差异57
  • 三、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特征57-58
  • (一) 家庭所在地差异57
  • (二) 性别差异57
  • (三) 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选择分析57-58
  • 四、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和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58-59
  • (一)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58
  • (二) 大学生自尊与认知风格的关系58
  • (三) 大学生认知风格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58-59
  • (四) 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对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影响59
  • 五、研究结果对心理教育实践的启示59-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4
  • 附录64-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娜;冯娜娜;王晓莉;;青少年认知风格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2 程慧君;试论认知风格与创造力[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付国富;顾永梅;;初中生认知风格特点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4 叶松盛;赵歆昱;;探究英语水平与认知风格的相关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5 罗玲玲;傅世侠;;认知风格与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6 黄喜珊,王才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教师效能感相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2期

7 井世洁;李西君;;初中生的抑郁状况及应对方式研究[J];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下);2002年S2期

8 彭飞;重视学生认知风格差异——因材施教[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年01期

9 孟沛欣,郭召良,郑日昌;应对的研究路线、评定和统计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5期

10 黄成夫;外语教学中认知交际法与认知风格的差异性[J];教学研究;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欣;;工作应激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红;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刘训俭;;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田春梅;张素珍;王素枝;;临床护士情绪障碍及应对方式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张正银;;儿科新护士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刁利华;李玉玲;尹秋;郭勇;;SARS病人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调查及心理干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周丹;;影响口腔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及应对方式[A];全国口腔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章金辉;严伟良;;老年人应对方式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隆春玲;韩海英;熊红芳;贺美玲;;不同类型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特质焦虑及应对方式研究[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赵坚;邹玉红;;高职大专学生应对方式与焦虑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丹丹;教学设计与学习者的认知风格[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原方;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6年

3 记者 温云楠;我区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15.87倍[N];阿勒泰日报;2008年

4 张二虎 孟旭;从大学生应对SARS看心理健康教育漏缺[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宏宇;日本新一届内阁组建完成[N];工人日报;2010年

6 王志铭;肿瘤病人的心理治疗[N];家庭医生报;2006年

7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董毅然;腐败导致中学生心理阴影[N];北京科技报;2005年

8 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医学心理研究中心 李欢欢 程灶火;焦虑亦成疾[N];中国医药报;2000年

9 东北大学教授 罗玲玲;解析创造性思维特征[N];大众科技报;2007年

10 中国二十冶董事长 党委书记 李勇;拓宽产业范围 转变增长方式[N];建筑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初玉霞;任务特点、认知风格对情绪与创造表现关系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付全;信息量与认知风格对击剑运动员决策速度、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唐斌;儿童绘画与认知[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卢小君;学习型文化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丁明磊;创业自我效能及其与创业意向关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8 周晓东;基于企业高管认知的企业战略变革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方正;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李杨;慢性病患儿及父母应激源、应对方式以及教育干预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师兰;审慎—冲动型认知风格对英语学习者口语表现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1年

2 王爱芬;大学生的幽默风格及其与认知风格、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荣继红;认知风格与数学解题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娜;人格特质、认知风格、情境与合作行为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巫峻;认知风格与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晓军;英语专业大学生阅读理解监控、认知风格与阅读理解成绩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袁洁;大学生认知风格与应对方式、抑郁、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8 闫志英;高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滨;粗放——敏锐型认知风格与学业不良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海荣;蒙汉初中生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40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3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