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育扶贫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2-07-14 14:49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相对于物质扶贫更为必要和迫切,而教育则是推进精神扶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保证贫困地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本文以河北省为例,从教育扶贫视角深入探究了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制约因素,发现政府政策、管理主体、教育资源、师资素质、家庭监护等是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探索了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内部结构,并结合目前的制约因素,从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深入推动河北省以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扶贫事业的发展。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概念框架
二、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助推精神 扶贫的制约因素
    (一)政府政策不健全
    (二)管理主体缺失
    (三)农村教育扶贫资源不足
    (四)农村学校师资缺乏且学历较低
        1.农村学校师资缺乏
        2.农村教师素质不高
    (五)家庭监护缺失
        1. 留守儿童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2. 留守儿童父母教育观念落后
        3. 隔代监护对精神贫困方面关注不够
三、教育扶贫视角下河北省农村留守儿 童精神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1.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协调作用
        2.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3.吸引和培养优秀师资投身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
    (二)社会层面
        1.建立农村社区的留守儿童管理机制
        2. 加强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
        3. 开发留守儿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三)学校层面
        1.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
        2.开展针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家长培训会
        3.加强对教师的监督考核制度
    (四)家庭层面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期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扶贫机制研究[J]. 李鹏.  教育评论. 2019(03)
[2]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因素与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 梁沁苗,袁书,李宏翰.  教育观察. 2019(08)
[3]集中连片特困区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的空间差异研究——以燕山-太行山区8个连片特困县为例[J]. 邢慧斌,刘冉冉.  教育与经济. 2019(01)
[4]精神扶贫: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扶贫困境与新路径——基于在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 秦瑞霞.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8(04)
[5]从精神贫困走向精神富裕[J]. 王爱桂.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8(05)
[6]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综述[J]. 尧翠兰,宋秋前.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21)
[7]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刘莹.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20)
[8]京津冀协同推动下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联动机制研究——以河北省9个村庄留守儿童调查为例[J]. 刘永春,郑亚男,宋爽.  社会科学论坛. 2017(03)
[9]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 谢鑫鑫.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6(09)
[10]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 张帮辉,李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硕士论文
[1]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D]. 杨帆.河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61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661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d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