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4 16:03
  自从博耶尔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一书中提出“学习共同体”概念以来,有关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就一直都是教育学中的热点,但在这些关于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中,学生大多都被视作是单个且无差别的“原子”,而教师则被视作是那只可以掌控一切的“上帝之手”,他们可以通过采取分组教学等方式,将这些“原子”人为地任意捏合,以课上组建小组的手段将他们构建成为“分子”。这种建构思路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它将教师看作是影响学生的唯一因素,但事实却是,学生即便身处教室中,原生家庭、初级群体、网络媒体等外部因素对其意识和行为的影响始终存在;二是它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外力的捏合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产生强关系,最终形成具有高度情感认同和深度合作的初级群体,而那些未形成初级群体的“学习共同体”,由于成员间缺乏足够强的情感联系,很难被认定是“共同体”。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易,“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后,学生可以跨越时空交流,这使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从单纯的线下走向了线上与线下共同构建。它一方面使教师对学生的绝对管控被彻底打破,学生的自由度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情感联合意愿能够通... 

【文章页数】:2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个人经历
        二、时代背景
        三、理论困惑
        四、提出问题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内容研究述评
        二、国内相关内容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
        一、世界体系论的基本要点分析
        二、世界体系论对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
    第二节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
        一、集体行动理论的基本要点分析
        二、集体行动理论对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
    第三节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
        一、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基本要点分析
        二、互动仪式链理论对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
    第四节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一、结构化理论的基本要点分析
        二、结构化理论对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
第三章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第一节 共同体
        一、共同体的本质
        二、同体的基本特征
        三、初始群体与共同体
        四、共同体内的成员强关系与强扭的关系
    第二节 学习共同体
        一、学习共同体的概念
        二、三个层面的学习共同体
        三、学习共同体的结构与成员
        四、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中的学习共同体
    第三节 混合式学习共同体
        一、混合式学习共同体与混合式教学
        二、混合式学习共同体与传统学习共同体
        三、混合式学习共同体与网络学习共同体
    第四节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
        一、网络学习空间及其功能与作用
        二、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学习平台
        三、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成员聚合模式
第四章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学习情境
        一、实体教学空间情境
        二、网络学习空间情境
        三、成员互动关系情境
    第二节 身份主体
        一、身份主体的建构
        二、身份主体的类型
    第三节 学习资源
        一、预设性资源
        二、生成性资源
        三、关系性资源
第五章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从初始群体成员聚集到话语共同体
        一、会话际遇的出现
        二、话语交流的意愿
        三、符号体系的重塑
        四、言外之意的生成
    第二节 从共同话语意义生成到实践共同体
        一、共同实践中的身份确认和角色扮演
        二、共同实践中的情感能量和意义产生
        三、共同实践中的目标汇聚和行动协调
    第三节 从共同实践探知融会到知识建构共同体
        一、知识碎片的共享
        二、知识内容的共建
        三、知识体系的共发展
    第四节 从共享知识建构拓展到学习共同体
        一、角色沉浸下的学习合作
        二、深度理解下的合作学习
        三、诱因选择下的集体行动
第六章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培育策略
    第一节 创设关联情境
        一、促发教学场域内的社会角色生成
        二、推动教学场域内的学习情境共享
        三、实现教学场域内的角色地位重塑
    第二节 问题研究导向
        一、聚焦初始群体目标意识
        二、找寻集体行动最优学伴
    第三节 交互实践教学
        一、以设计教学引导学习交流
        二、以有效分工推进学习合作
        三、以共同实践互构关系体系
    第四节 团队合作探究
        一、实现情感能量的聚集累增
        二、实现系统结构的惯习养成
        三、实现学习组织的持续再造
    附: 建构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说明
        一、强关系是否会引发成员主动学习
        二、群体内如何避免构建强扭的关系
        三、如何合理把握成员之间关系距离
        四、如何避免成员过度沉溺网络学习
第七章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行动研究
    第一节 构建关联情境,重塑个体身份
        一、脱域下的个体意识
        二、实践中的身份建构
    第二节 构建话语联结,拓展关系维度
        一、教学场域的感知交互
        二、关联领域的多重嵌入
    第三节 构建交互网络,聚融学习实践
        一、参与仪式: 发展共享符号
        二、形成网络: 聚合情感能量
        三、群体拓展: 外围辐射影响
    第四节 构建团队文化,共生组织系统
        一、趋同的行为范式
        二、相近的价值追求
        三、共通的情感寄托
        四、多元的人生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再生产模式与文化流动模式的争辩:惯习在不公平教育结果的角色[J]. 姜添辉.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8(06)
[2]家长参与类型与儿童学习结果的关系[J]. 黄小瑞,安桂清.  学前教育研究. 2018(11)
[3]职业教育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学生学习满意度实证研究[J]. 雍文静.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4)
[4]德育,不应忽视心理健康教育[J]. 吴爽.  教育家. 2017(45)
[5]权力感和群体身份对合作行为的影响——社会距离的中介作用[J]. 刘耀中,张俊龙.  心理科学. 2017(06)
[6]云环境下教学资源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以大学新生研讨课为例[J]. 张伟平,王继新.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6)
[7]居住空间、社会距离与农民工的身份认同[J]. 徐延辉,邱啸.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11)
[8]“互联网+教育”时代大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运用能力研究[J]. 林坤,李雁翎,黄真金.  江苏高教. 2017(10)
[9]基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共同体探究[J]. 陈娟文,王娜,李金玉.  现代教育技术. 2017(09)
[10]教室空间的建构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 熊和平,王硕.  教育发展研究. 2017(Z2)

博士论文
[1]组织行为学视角下合作学习共同体研究[D]. 刘燕飞.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 赵健.西北师范大学 2011
[3]对话教学之研究——解释学的视域[D]. 张光陆.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意义的探寻[D]. 刘宇.华东师范大学 2009
[5]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 江卫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7
[6]当代乡村社会中的“社会资本”研究[D]. 秦琴.上海大学 2005
[7]现实社会结构观与西方社会结构理论批判[D]. 李鸿.吉林大学 2005
[8]学习共同体[D]. 赵健.华东师范大学 2005
[9]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 2003
[10]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D]. 王文静.华东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学生个人学习空间的应用研究[D]. 徐点.浙江师范大学 2015
[2]中小学教师网络空间建设实践及推进策略研究[D]. 张瑞杰.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校企合作中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研究[D]. 付萌.苏州大学 2014
[4]基础学校建立学习共同体的研究[D]. 王黎明.华东师范大学 2004
[5]上海构建学习化社区的现状及其发展研究[D]. 孙宁.华东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61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661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e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