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公共德性教育意义探析——基于亲社会行为与公共德性的现实

发布时间:2022-07-15 13:40
  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性的生活样态,对公共性的澄明和守护,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实质和归宿。随着亲社会行为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生活领域呈现出不断分化和拓展的趋势,对公共德性的守护和累积将是亲社会程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开展公共德性教育,可以深化对人自身存在样态和发展本质的认知,增进对社会积极价值和亲社会行为的把握,巩固对国家意识形态建构和维系的德性基础,强化对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培育的导向。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亲社会行为:为什么人们助人
二、公共德性:人的亲社会行为诉求
三、公共德性教育意义
    (一) 深化对人自身存在样态和发展本质的认知
    (二) 增进对社会积极价值和亲社会行为的把握
    (三) 巩固对国家意识形态建构和维系的德性基础
    (四) 强化对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培育的导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我澄明与群体理想的交响——论西方群体与个人关系中蕴含的公共德性旨趣[J]. 宋洁.  当代教育科学. 2016(11)
[2]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J]. 寇彧,王磊.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04)

博士论文
[1]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 迟毓凯.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及学校培养策略研究[D]. 张宇.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62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662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6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