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生命的诗意吟唱:老子教育哲学探微

发布时间:2017-07-01 16:18

  本文关键词:生命的诗意吟唱:老子教育哲学探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老子哲学就如同他的"道",负载天地,衍化万物,在漫长的人类文明长河中延展生发出无穷的精神魅力。其教育哲学以诗意的语言构筑起由教育目的论、教育本体论、教育方法论和教育内容论组成的完整的逻辑体系。老子的教育哲学充满了对生命的诗意吟唱。研读老子的教育哲学能给我们当下的课程与教学变革以某种启示,使课程与教学变革更好地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科学继承,合理借鉴。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老子哲学 教育哲学 阐释 课程与教学 教育目的 生命 教育方法论 圣人 教育内容 教育本体论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就如同他的“道”,负载天地,,衍化万物,令后人感叹仰慕。《老子》作为人类精神源头的经典之一,被人们从各自的角度进行解读,老子思想在漫长的人类文明长河中延展生发出无穷的精神魅力。政治家从中悟出为国治民之术,美学家从中悟出玄妙的美学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启亮;论先秦道家的自然主义教育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全田;禅宗文化的悟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程金福;论广告艺术的形成及其艺术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胡钟寰;“虚静”的审美机制与中国审美精神[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王珂;论新诗诗体建设的恶劣生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袁济喜;从人生忧患到审美升华——王国维境界说的人文探幽[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李昌舒;;论魏晋时期情的觉醒与玄学的关系[J];船山学刊;2005年04期

7 彭晓燕,乔京禄;浅论《美术欣赏》课程效果的优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林继中;文学的文化建构初论[J];东南学术;1999年04期

9 吕世伦,邓少岭;法律·秩序·美[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黄映恺;论汉字在书法艺术中的审美效应[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仕伦;李天道;;论中国传统美学之自由审美精神[A];“美学与多元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闫守轩;论教学中的生命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惠蓝;中国画现代转型两大途径的形成[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5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菁;南宋四洪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张晚林;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9 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明宏;校长课程领导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凌;王国维的“境界”理论[D];西北大学;2002年

2 薛荣莉;徜徉在学术与人生的诗意境界[D];暨南大学;2002年

3 肖智成;中国现代小说与回归自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冰;傲绝千古 彰显独特文化内涵的传奇叙事——唐传奇的叙事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赵倩;论“大”[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吴清;天籁的回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国乾;“畅神”说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D];郑州大学;2003年

8 王立;超俗拔韵的“逸”[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丽;论中师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金燕;宗炳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尼·绍尔扬,黄坤坊 ,蔡振生;南斯拉夫教育理论和政策的一些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2 R·D·范斯科特 ,R·J·克拉夫特 ,J·D·哈斯 ,蔡振生;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3 董英哲;关于《老子》的本体“道”[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4 陶月华;建国以来有关《老子》哲学的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5 刘景山 ,孙万智;从“道”的“无”和“有”看《老子》哲学的二元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6 曙明;;老子思想管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7 郭旭;阎振海;杨传哲;罗俊;;介绍帕克多种水平的教育思想[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11期

8 ;顾明远:怎样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给北师大教育系学生的讲演)[J];中国教育学刊;1980年01期

9 李兰芝;;“无”“无名”“无物”不应释为“无名之物”[J];学术研究;1980年01期

10 黄济;关于教育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雷豪;;论心理咨询的教育哲学底蕴[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刘惊铎;;张载德育思想中素质教育理趣[A];“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罗筠筠;;从气功学的角度看老庄道家哲学美学思想[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4 张品端;;朱熹对孔孟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A];纪念朱子诞辰870周年会议文集[C];2000年

5 高永欣;;浅谈英国外语教育特点及其借鉴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徐小辉;;试论语文教师应重视理论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欧阳江琳;;老子的“圣人”观[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孙以楷;杨先文;;老子的“无为”与魏源的经世致用——十九世纪西方文化刺激下儒道融合一例[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9 石中元;;《老子》出版古今谈[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邱发武;;学习“三个代表” 弘扬老子思想振兴中华[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金振蓉;杨振宁谈百年科技发展与教育改革[N];光明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李虎军 王百战;西部色彩与国际色彩[N];科学时报;2000年

3 张岂之;先秦哲学关于“天道”与“人道’问题[N];人民日报;2000年

4 安青;彼得斯祥释理性道德[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朱小蔓(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一种个性化的教育 哲学表达方式[N];光明日报;2001年

6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人文学院院长 胡显章;谈大学和中学教育的衔接[N];光明日报;2001年

7 杨钋;早稻田大学以校友服务社会[N];科学时报;2001年

8 中国科学院 吴全德;艺术与科学:彼此隔绝的世界?[N];学习时报;2001年

9 金忠明;换一种眼光看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余自强;科学课程的科学探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4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冬梅;朱熹的“持敬”说读解[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玉玲;雅克·马里坦的道德教育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孙红;老子管理思想论纲[D];安徽大学;2002年

4 刘兴红;教育技术观念的变迁和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云;素质教育:教育哲学的当代热点[D];新疆大学;2002年

6 张东海;元代江西陆学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潘岗;老子的非主体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杜文丽;民主与教育:杜威教育哲学初论[D];黑龙江大学;2003年

9 崔云胜;老子哲学和孔子哲学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新水;老子“道”论新探[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生命的诗意吟唱:老子教育哲学探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6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06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0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