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教学目标的实践意义及实现策略
本文关键词:三类教学目标的实践意义及实现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目标 行为目标 生成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 教学策略
【摘要】:当前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主要有三种: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是预设的,用表示学生发展变化的行为加以表述,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导向、调控等作用。生成性目标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随机提出的,强调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能够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表现性目标关注学生在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时的首创性表现,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中要实现这三类目标,教师需要具备教学目标的生成意识和关联意识,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力求三类目标的整合。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学目标 行为目标 生成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 教学策略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关于教学目标,以行为方式来陈述的目标——行为目标已为广大一线教师所熟知。近年来,一些学者又提出其他形式的目标陈述方式,如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等,这些目标更注重动态教学过程中随机出现的教育契机,关注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表现。认识行为目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彩云;张志祯;申继亮;;小学教师关于反思日记的认识[J];教育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秋婵;;《安徽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邓俊超;郭礼智;;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3 张蕊;;浅析《泰勒原理》产生的背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4 赵小青,孙凤梅,宋敏,王立华,李为人,潘进;大学物理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5 赵景春;;构建教师行动教育中的实效性课程体系——以教学课例为载体的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7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8 刘育锋;论职业导向的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模式──美国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方法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9 马云鹏,吕立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与倾向——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设计者的访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10 辛涛;王烨辉;李凌艳;;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测量:框架与途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洁;;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的建构[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伍玲婵;汪洋;曾垂凯;;新时期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目标定位探析——以新东方教育集团为例[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凯文娟;;基于泰勒原理的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浅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岩;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鲁彬;封闭式管理对中职学生成长影响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宫成刚;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陶振琴;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唐爱琴;高一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衔接与具体做法[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李红梅;“教”与“练”的有效管理[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饶从满,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5期
2 李小红,邓友超;教师反思何以可能——以学校组织文化为视角[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4 辛涛;教师反思研究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5 熊川武;说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6期
6 柳夕浪;促进反思的对话[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贤;谈“非指示性”教学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李婧;;浅析教学目标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0期
3 赵杏花;;构建预设目标与生成性目标辩证统一的教学有效课堂[J];科学大众;2008年09期
4 杨锋;王健;;复杂性思维与生成性教育目标的建构[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张增田;;对话教学的目标设计[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徐建成;谈谈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目标[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龙海霞;;课程与教学的生成性目标实现[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武法提;黄烨敏;;生成性目标导向下以问题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3期
9 高敬;;过程取向下的幼儿园课程目标解读[J];幼儿教育;2009年27期
10 邢秀茶,陈新巧;论“三维一体”课程标准的落实与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凯文娟;;基于泰勒原理的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浅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李炳亭 洪湖;破解课堂“三位”困境[N];中国教师报;2010年
2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沙溪中学 陈春华;课堂教学要有效实施[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晓东;整体性体育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迎杰;生成性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玲;生成性目标的生成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冠昱;生成性课堂教学目标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3 孙莉;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彦利;中学语文教师课堂即时评价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王莹);目标导向教学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凯;对话型音乐教学的课堂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葛莺芳;生命化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武智;对话式阅读教学实践的反思及改进[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林丽丽;后现代视野下我国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29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29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