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子弟学校外来教师的生活世界及其教育实践
发布时间:2017-07-08 03:06
本文关键词:民工子弟学校外来教师的生活世界及其教育实践
【摘要】:民工子弟学校的外来教师,作为城乡结合点在个人层面上的一种突出体现,在心理上向往着城市,肉体上蛰居在城市,但却在真正意义上敲不开城市的大门,在城市扎不下根来。这一特殊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使他们的生活世界充满了"流动"的变数,而这一流动性,为人们认识民工子弟学校,理解民工子弟学校中展开的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教育社会学意义的独特视角。本文尝试通过对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外来教师的访谈调查,描述他们在城市边缘建构起来的生活世界以及教育实践过程所展现的特色,并借用齐美尔"异乡人"的概念,从无根的漂泊感以及与货币的联系这两个维度,对生活世界与教育实践之有机关联进行解读。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民工子弟学校 外来教师 异乡人 教育实践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民工子弟学校,作为一个农村和城市在城市边缘的接合点,本身就是城乡区隔的一个重要表征,打上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烙印。民工子弟学校的外来教师,是适应流动儿童受教育需求而产生的一个新兴群体,同时也是城乡接合点在个人层面上的一种突出体现。心理上向往着城市,肉体上蛰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贺晓星,仲鑫;异乡人的写作——对赛珍珠作品的一种社会学解释[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吴妍妍;;城市“异乡人”的现代性认同与传统回归[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宁;;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哲学解读[J];长白学刊;2006年01期
2 崔涌;王仁永;;自主和多元化的和谐家庭观[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陈庆德;人类学中的观察与理论预设[J];思想战线;2005年01期
4 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J];天府新论;2005年04期
5 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演变及其对村庄秩序重构的意义——兼论社会变迁中村庄秩序的生成逻辑[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6 马漓,
本文编号:532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32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