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育中介组织发展的动力、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8-07 01:13

  本文关键词:教育中介组织发展的动力、问题与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中介组织 高校 政府职能转变 市场 教育中介机构 组织发展 根本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 民办学校 具体对策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是教育中介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国际化、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为教育中介组织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文章从体制、制度以及管理机制等层面对当前我国教育中介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教育中介组织 高校 政府职能转变 市场 教育中介机构 组织发展 根本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 民办学校 具体对策
【基金】:2008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项目编号:O8090009)
【分类号】:G46
【正文快照】: 近来在经济领域中对建立健全中介组织的呼声很高,与经济领域中的中介组织相比,教育中介组织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教育中介组织应当根据自己的原则兴办,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并通过运用专门的知识和智力劳动来提供特定服务。教育中介组织活动既不属于政府行为,也不是个人行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丙龙;中外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比较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2期

2 阿拉坦巴根,慕彦瑾;我国建立和发展教育中介组织的动力及障碍研究[J];教育探索;2005年02期

3 肖云,王骥;教育中介组织与政府管理[J];科技导报;2004年10期

4 廖湘阳,王战军;我国教育中介机构的组织特性分析[J];江苏高教;2002年05期

5 夏永庚,吴艳玲,周扬;发展教育中介机构的现实意义及政策建议[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11期

6 陈洁;发展教育中介组织的若干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Z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永庚,吴艳玲,周扬;发展教育中介机构的现实意义及政策建议[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11期

2 施志坚;胡春花;;构建我国政府与高校间中介性组织初探[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龙献忠;从统治到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杨琼;学校法人治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金荣;试论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能浩;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培育[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郭萍;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规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胡春花;我国政府与高校间中介性组织有关问题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夏薇;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资源市场化配置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程倩;加拿大高等教育中介组织职能探析[D];河北大学;2006年

7 陈文娇;我国教育中介组织失灵与治理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邢春晖;我国地方教育行政的合法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罗家国;高校教学目标管理评估系统(ESTOM)建立和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胡晓燕;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冰;教育中介组织: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J];高教探索;2002年03期

2 柯佑祥;非盈利组织视角下的民办高等教育盈利[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3 田平;建立中介机构:协调政府与大学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5期

4 杨晓江;教育评估中介机构五年研究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5 张福生;政府职能转变与经济领域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廖湘阳,王战军;我国教育中介机构的组织特性分析[J];江苏高教;2002年05期

7 杨晓江;关于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界定[J];江苏高教;1998年05期

8 张超;;我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技术经济;2006年08期

9 刘智运;再论高等教育运行机制──谈加强社会中介组织,协调政府与高校的关系[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7年01期

10 朱新梅;加入WTO后我国教育面临的形势与发展[J];教育与经济;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弗兰克·J·斯威兹,约翰·W·莱曼,马乔里·加德纳,冯若霓;美国教育界对我国1978年全国高校入学考试(数理化)的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2 ;美国教育界对我国1978年全国高校入学考试(文史地)的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3 孙引;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J];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4 П.阿列克谢耶夫 ,田力;列宁论改造文化和教育的途径[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6期

5 徐景山;重视保护学生的视力[J];江苏教育;1980年02期

6 ;华罗庚教授带领全国“双法”推广队来徐州[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 李毓英;;简讯[J];哲学动态;1980年07期

8 刘金亮;;学生干部为何辞职?[J];人民教育;1980年11期

9 陈鸿声;;关于高等学校自主权的探讨[J];人民教育;1980年12期

10 徐滨江;;从日本冰球运动发展史中找我们的差距[J];冰雪运动;198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纪要[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周箴;;系统科学的若干原理与高等学校编制管理[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李竹渝;贺晓星;;我国高校教师精神压力与身心健康研究的定量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夏治平;;对培养针灸人才的管见[A];纪念承淡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国际针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甄艳华;;英语精读课与表达能力的培养[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贾旭杰;;基础俄语文化因素教学内容管见[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潘丽;王祥玉;;关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体系的思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石晓宇;常有余;;高校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9 陈光旨;;高校应主动适应并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10 汤重天;;试论地方工科院校的办学特征与教育定位[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刚;百姓眼中的教育消费[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高校创建工作年年上台阶[N];安徽日报;2000年

3 谷成久;民办高等教育亟待大力发展[N];安徽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陈群;高校要自主办学依法办学[N];安徽日报;2000年

5 裴俊华;发展教育产业刍议[N];安徽日报;2000年

6 北京生命源科技有限公司;关于设立科技之光国家助学贷款担保基金倡议书[N];北京科技报;2000年

7 北京市科委软科学处;浅谈中关村发展教育培训产业[N];北京科技报;2000年

8 记者 戚海燕;三届宏志生自立上大学[N];北京日报;2000年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记者 杨承亮;高校学生喜爱社团活动[N];北京日报;2000年

10 ;今年全国将有近百万高考考生在网上被录取[N];中国保险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论中国高等院校竞技运动的驱动机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2 史秋衡;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慧洁;巨型大学组织变革[D];厦门大学;2003年

6 刘继荣;高等学校合并重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8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董秀华;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认证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晓琳;高校营销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1999年

2 于奕宁;B/S体系结构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3 丁峰;论高校建筑的更新与改造[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4 邵进科;山东省普通高校中长跑冬训期运动负荷的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挺;抗战时期中国高等院校内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6 张疆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体制所处的困境及向俱乐部制转化的可行性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7 雷厉;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8 洪涛;高校健美操课运用“创新式”教法培养学生体育创新能力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9 游小明;科研院所背景企业上市重组模式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宋蓬勃;基于校园网的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632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32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4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