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职生的生活满意度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医学高职生的生活满意度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生活满意度 医学高职生 自尊 父母教养方式 直接影响 中介变量 非独生子女 间接影响 中介效应 相关分析
【摘要】:目的考察医学高职生的生活满意度与自尊、父母教养方法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自尊量表(SES)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630名医学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医学高职生的生活满意度在性别、专业、年龄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614,P0.01)。(2)医学高职生的生活满意度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0.09~0.35);(3)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父母教养方式既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也通过自尊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结论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大学医学部;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 医学高职生 自尊 父母教养方式 直接影响 中介变量 非独生子女 间接影响 中介效应 相关分析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生活满意度是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1]是一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性认知评估。[2]生活满意度可以分为整体生活满意度和领域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对于提升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正日益引起心理学界和社会学界的关注。已有研究多以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德发;退休老人对生活满意度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1985年03期
2 乐嘉勇;;日本青年思想意识的变化趋势[J];青年探索;1988年02期
3 卢汉龙;来自个体的社会报告——上海市民的生活质量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0年01期
4 卢淑华 ,韦鲁英;生活质量与人口特征关系的比较研究——北京、西安、扬州三市部分地区调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5 卢淑华;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生活质量分析——根据北京、西安等地的调查[J];社会学研究;1992年04期
6 陈义平;两种生活质量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1993年03期
7 卢汉龙;;公益行为与社会进步[J];探索与争鸣;1993年05期
8 项曼君,孟琛,陈璇;1992—1993北京老年人生活变化初析[J];人口研究;1995年02期
9 李凌江,杨德森,郝伟,张亚林,郭地革,刘解宁,,苏进虎,吴舸,田元徕,刘良全;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研究──职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5年02期
10 徐中振;全社会都要重视和参与社区发展事业──“现代文明与社区发展”研讨会综述[J];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明;蒋耀昌;;聊城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调查分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2 刘立芬;;中学生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调查[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3 陈世平;乐国安;;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詹启生;;自我概念的行动效应[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张延艳;张建阁;;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健康教育[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黄红友;王育珊;邝星驰;;社区干预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分析[A];第五届中韩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郭见多;李启杨;尹小梅;;晚期血吸虫病人生命质量量表测定分析[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李洁;;精神病患者的生存质量[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萃侠;肖健;相淑珍;董晓坤;耿晓峰;;控制源与健康行为的干预——提高离退休人员生活满意度的准实验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杨宏飞;郭洪芹;唐永卿;;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咨询的效果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光宗;激发人口老龄化的正面效应[N];光明日报;2000年
2 ;调查显示:城乡居民生活满意度为56.3%[N];辽宁日报;2000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蔡敏;女人怎么过日子[N];中国妇女报;2001年
4 廖翊;感受“痛苦指数”[N];团结报;2001年
5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刘萃侠肖健;为面子说自己幸福?[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陈东升;靠社会政策缩小贫富差距[N];法制日报;2003年
7 记者程维;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稳中有升[N];广州日报;2003年
8 郝如一;苏州着力打造健康城市[N];健康报;2003年
9 杨斌鹄;你的生活,现在好吗?[N];西安日报;2003年
10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博士李娟;教授吴振云;许淑莲;北京城区老年人心情不错[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晶;城市居家老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维东;内隐幸福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姜晶梅;层次分析法与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综合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7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银星;吉林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韦璞;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社会资本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邱林;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及其与大三人格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崔淼;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研究:控制策略、自尊与生活满意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晓超;合肥市城市社区老年抑郁症卫生服务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5 李兆良;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韩爽;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伍娟;单亲母亲脆弱性研究——六个个案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8 侯茂苹;豫北传统型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一个村庄的个案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9 周翠金;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畅;贵州省研究生婚恋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32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32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