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论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信息化 教学效益 教学方法与手段 农村中小学 教育资源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实施过程 有效应用 教学效果 发挥作用
【摘要】: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过程中,影响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资源。在资源拥有后,能够呈显教学水平与效果的还应该是资源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就此,文章从"用"与效果的关系、"用"与有效应用的关系、"用"与用坏的关系、"用"还不如不用、以及重拥有、轻应用等5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教学效益 教学方法与手段 农村中小学 教育资源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实施过程 有效应用 教学效果 发挥作用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西部藏民族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共享及应用研究”(DCA070185) 2008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在教育信息化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大家都普遍认为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好坏、多少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资源建设包括对资源的获取、资源的再加工和原创资源的开发建设等方面。在工程实施初期尤其是在已经具备了硬件环境的基础上,对软件资源的积累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方;;关于改革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2期
2 周一贯;;文体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J];小学教学研究;1983年02期
3 武杰;蔡鼎文;;论按学习能力分班教学[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4 阮方;;关于改革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3年02期
5 范钦珊;林英杰;卫江涛;;谈谈分层次教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4年03期
6 容文盛;陆家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实践教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4年04期
7 郝勇劳;改革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建议与做法[J];化工高等教育;1985年02期
8 ;关于物理自学指导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1985年01期
9 李原;谈谈微观教学效益的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85年02期
10 范钦珊,林英杰,卫江涛;“分层次教学”的尝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哲明;;现代教育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2 陈智高;刘红丽;王延清;牟援朝;;MIS课程分析与双机制辅助教学系统研究[A];第七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王洪利;;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的实践与体会[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4 冯斌;;网络与高教 机遇和挑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车海云;;21世纪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模式变革[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6 冯炳尧;;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7 葛为红;陈翱;陈宏声;;坚持学陶 推进研陶弘陶(节选)——对当前陶研工作中一些问题的认识和思考[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8 丁宝泉;冯晓光;姚国应;王士强;;突出军事教育特色 大力开展定向运动 不断深化用图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学员综合素质[A];2001年全国定向运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黄利锋;;“大成智类学”与教育信息化[A];首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10 ;公司简介[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科利华进军教育 推出校园网方案[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科利华集团总裁 宋朝弟;从集中走向分散[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洪水龙;搭好舞台唱好戏[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王景/文;把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开好校园网暨教育软件发展大会 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新阶段[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飞鸿;第三代校园网呼之欲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特约撰稿人 郑永柏 博士;变“革新”为“革心”[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教育部部长 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本报特约撰稿人 郑永柏 博士;校园网建设是局部改良,还是系统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记者 朱振岳;像抓“两基”那样抓教育信息化[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
4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娄晶;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佘莉;基于语义的几何学科知识平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8 钟金宏;教案的有效组织工具[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9 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杨;美国网络教育研究及启示[D];河北大学;2000年
2 官伟强;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艳琳;应当树立全面的语文教育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汪义芳;未来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初步构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吕鉴涛;基于网络的现代基础教育管理模式研究和技术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徐立;我国高校校园网建设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杨素晖;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崔贵爱;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模式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方安;论教师的信息能力及其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萍;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32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3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