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从“善良之品性”到“道德人格”——杨昌济的德育理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19 20:03

  本文关键词:从“善良之品性”到“道德人格”——杨昌济的德育理想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德育理想 品性 道德人格 学校德育


【摘要】:杨昌济是中国近代教育家,他非常重视德育,其中德育目标的设计丰富了他的德育理想。他立足于对人的"善良之品性"的培养,又从社会化与个体性两个方面进行了"道德人格"的设计与探讨。他的德育理想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与很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德育理想 品性 道德人格 学校德育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杨昌济(1871—1920)字华生,又名怀中。湖南长沙县人。1898年入岳麓书院学习。1907年毕业于东京弘文学院普通科。1908年入东京高等师范专门攻读教育学。1909—1912年入英国伦敦北淀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13年春回到湖南后,辞去湖南省教育司司长之聘。实现其“以直接感化青年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龙;杨萍;;精神万能意志论 还是实事求是唯物论——国外毛泽东思想哲学基础研究评析[J];攀登;2008年02期

2 林宇;;师德评价结构系统的元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年03期

3 叶飞;;让学生成为主动的自我评价者——品德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5期

4 李纯斌;;基于非理性对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秦红岭;;高校德育困境中的信仰教育及其基本构想[J];前沿;2007年03期

6 杨显平;;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心理成因分析[J];前沿;2007年03期

7 陈彦彦;;论警察教育培训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前沿;2009年12期

8 魏长龙;;论杨昌济的民族伦理观及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J];前沿;2010年06期

9 魏长龙;;论杨昌济的生活伦理观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J];前沿;2010年10期

10 岳全力;;毛泽东思想的微观历史背景探析[J];前沿;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红艳;;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环境思想的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兴国;;论毛泽东在思想上的创新[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小李;;新中国教育方针之“血脉”与“灵魂”溯源[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许全兴;;学习毛泽东的创新精神[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5 李佑新;;毛泽东思维结构的意志维度[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6 李佑新;;毛泽东思维结构的意志维度[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7 李佑新;;毛泽东实践哲学论要[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8 李佑新;陈龙;;毛泽东的实事求是与湘学的经世务实传统[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9 刘香东;;公民意识教育与信仰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10 李佑新;陈龙;;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湘学渊源[A];毛泽东研究2010年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伟忠;高校腐败行为与廉政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阮登方;佛教戒定慧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小豹;当代青年道德信仰论[D];中南大学;2011年

10 严从根;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海芳;湖南党史人物群体的学历结构与成长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俊博;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与特征[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华;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黄娟;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成因与培养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郑丽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付叶亮;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蔡玲香;蔡和森党建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颖;转型期中国学校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黄建华;大学生入党动机与政治信仰教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男;论教师的道德人格美[J];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2 苏玉琼,肖云忠;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人格特征与建构[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徐明秀;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原则[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4 李英林;论新时期大学生理想的道德人格[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赵琼;网络与大学生和谐道德人格的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6 张春香;;试析章太炎“大独”人格形成之原因[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7 俞评;;小偷归还爱心捐款的道德评议[J];观察与思考;2006年14期

8 李英林;曹春保;;论道德人格的文化生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孙绵涛;;论智慧人格及其对教育的意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02期

10 林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及教育途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胜;宋洁;;简论震卦与国运[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吕安兴;;论张謇的道德人格及其现实价值[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石天敬;;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道德人格[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4 陈战国;;儒家的道德人格[A];2004年学术前沿论坛哲学分会坛论文集[C];2004年

5 汪诚国;;瞿秋白的道德人格和现代理想人格[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建琴;;让“品性”教育回归校园[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韩桂林;;什么是教师的最大幸福[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唐小益;;优化班集体管理的四种情境[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友敬;;再谈道德规律 历历不爽[A];老子故里话老子(第十一集)[C];2004年

10 王善军;;中华家教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冰;牛股的品性[N];江苏经济报;2000年

2 刘新湘;培养主动积极型的道德人格[N];新疆日报(汉);2007年

3 王一心;真诚是人性中最值得珍重的品性[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4 中国人民大学 肖鸣政;“品性”:人才素质与健康成长的根本[N];光明日报;2000年

5 盛翔;“允许群众骂娘”是成熟公仆应有品性[N];检察日报;2011年

6 李秋洪;道德人格与社会化: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N];光明日报;2004年

7 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顾骏;专家靠什么做专家?[N];东方早报;2011年

8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 王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N];光明日报;2007年

9 刘武俊;刚柔相济:良性法治的内在品性[N];法制日报;2000年

10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 韩传信;教师是“会说话的教科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香;章太炎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廖加林;现代视域下公共道德基础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雷晓敏;中小企业家信用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何齐宗;走向审美人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朱虹;社会中介组织的伦理审思[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秦彪生;中共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伟言;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尹金凤;大众媒介偶像塑造的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永军;道德人格词汇评定量表的编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彭放珍;论道德人格[D];中南大学;2002年

3 许闯;道德人格的隐喻表征维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贺伟;论塑造理想的道德人格[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亢丽娟;道德人格的现代转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干;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与重塑路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潘晶;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云霞;当代女大学生道德人格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9 滕鲁慧;我国中小学品性教育现状及管理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英林;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文化塑造[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02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02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2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