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利益抑或公共利益:教育改革的两难困境——从我国重点学校制度的沿革说起
本文关键词:个人利益抑或公共利益:教育改革的两难困境——从我国重点学校制度的沿革说起
【摘要】:在教育改革中,如何兼顾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一个两难困境。这种两难困境源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以及教育兼具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教育改革中这种两难困境可能的超越途径在于通过公共协商使得决策具有公正性,制定教育改革法,政府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制定政策。
【作者单位】: 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
【关键词】: 个人利益 公共利益 教育改革 两难困境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利益源于需求,人们对教育的现实需求是教育改革发生的动因之一。作为个体的人以及作为个体联合的共同体对教育改革有着各自的利益追求。这些不同的利益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冲突的。教育改革(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尤其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采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立东;公司治理中的“多数派暴政”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5期
2 苏力;《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J];法学研究;1996年03期
3 戴兆国;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李学锋;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价值教育浅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王文东;试论现代西方国家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经验[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谢晖;论诠释法律的意义整合[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7 朱观明;从陶行知的师生观看新时期的师生关系[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沈立;中国佛教《华严经》的终生学习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9 张翼星;;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10 周颖,邓晓臻;对“效率与公平”的历史唯物主义人本学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阳荣威;;和谐社会视野下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救助[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明;当代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D];复旦大学;2006年
2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丁锦宏;品格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丰云;普遍伦理的可能性研究——走向全球意识伦理[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3 范元玲;当代中国中小学音乐教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玉玲;雅克·马里坦的道德教育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圣军;病人权利托付概念的由来、根据及应用[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朱为鸿;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若干理念及其伦理辩护[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朱成科;日本青少年道德危机的前提性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江;基督宗教“宽恕观”对现代社会伦理的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曹翔;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格特·比斯塔;赵康;;为着公共利益的教育哲学:五个挑战与一个议程[J];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2 詹艺;汤雪平;程元元;任友群;;拓展社会想象力: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教育研究——美国AERA2011年会述评[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5期
3 翟楠;;现代教育目的的异化:批判与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4 张智灏;孙猛;;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悖论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3期
5 ;调查[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1年08期
6 阮成武;;“素质教育新规”触动谁的敏感神经[J];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7 张晓阳;;学校公民教育的两个核心:友爱与正义[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19期
8 马丽杰;李西振;;日本的集体意识及其对我国集体主义教育的启示[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雷万鹏;张婧梅;;构建公正的学校撤并程序——对民众参与度和满意度的实证调查[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7期
10 乐先莲;;论公共选择理论视域中教育与国家的关系[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西师范学院 卢建华;坚持教育公益性 促进教育公平[N];广西日报;2008年
2 ;学校利益和教师利益的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蒋建华;公共利益: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坐标[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本版编辑 王石川 郭松民 吴江;别让“教授富豪”毁了中国教育[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王冀平;和谐教育要突出公共性特征[N];学习时报;2006年
6 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研究所所长 谢维和;素质教育的两种取向及其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龙超凡;福建规范教育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见习记者 郑锐 张鑫 本报记者 李建平;校规限制学生权利界标在哪里[N];法制日报;2005年
9 本版编辑 姜葵葵 陈美兰 崔世泉 曾晓东;教师该如何面对职业尴尬?[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金重;“免费课本”投桃报“怨”很遗憾[N];中国信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振改;教育政策的限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玉伦;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吕丽艳;教育卸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卫安;教育公益性及与营利性矛盾的化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马明;农村义务教育“县本”投资体制的公益性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孙惠芳;地方教育政策制定与学校参与[D];苏州大学;2006年
4 瞿建国;当代大学生功利心理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朱敏;公共理性与当代学校道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魏红兵;解决教育乱收费的“公共人”路径探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陈应龙;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分析及提高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8 裴利萍;论市场经济对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性的侵蚀及其救治策略[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36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3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