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初中生家庭功能类型与其价值观形成的关系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31 11:16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家庭功能类型与其价值观形成的关系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家庭功能 价值观 家庭结构 亲密度 适应性


【摘要】:采用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和价值观自测问卷对259名绍兴市区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亲密度高、情感联系强的家庭更容易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而情感联系弱的家庭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价值观;(2)适应性强、应变功能高的无规律型家庭有利于自律、内控的自我导向价值观的形成,并对从众型和冷漠型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3)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功能水平和踏实型价值观类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适应性功能水平与功利型和冷漠型价值观类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家庭功能 价值观 家庭结构 亲密度 适应性
【基金】: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重点课题(115100)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家庭和家庭结构是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人类学和社会学基于人口普查等统计资料,根据家庭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探讨家庭的结构和类型特征(王跃生,2006)。心理学则将家庭视为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影响因子。近20年来,有关家庭功能的研究日益引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许惠英;五个国家中学生价值观的比较和分析[J];青年研究;2004年10期

2 刘枫,何炜杰,张秀花;家庭功能状态对抑郁情绪的心理影响[J];中国校医;2003年05期

3 汤毅晖,黄海,雷良忻;青少年疏离感与家庭功能、人格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4 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峰;我国行政伦理失范成因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金盛华,辛志勇;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姬建敏;科技编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编辑学报;2005年04期

4 赵世伟,周庆天,辛兵,王庆林;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评价离退休干部家庭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5 金盛华,李慧;专业人员价值取向的现状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6 戴斌荣,阴国恩;农村重点高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7 夏俊丽;;高中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邓卫国;潘孝富;赫红英;;学校人际气氛与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9 陈源;学习不良儿童的特征和训练策略[J];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10 马华维;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对一国有大型电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建明;郭霞;;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翟振武;陈卫;;中国的社会变化与家庭福利——体制转型、家庭变化对家庭福利的影响[A];中国社会服务政策与家庭福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2 高峰强;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隋雪;学习困难生阅读过程的眼动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晓静;中国大众媒介可信度指标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刘步平;广东高校男生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治策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朱立;品牌文化战略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

10 李少白;高等学校资产管理与资产评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淑青;团体辅导对改善初二学生母子关系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赵永萍;重庆市中学生与其父母价值观的差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波;重庆市高中生知识价值观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倪凤琨;中学生学校疏离感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5 谭旭红;现代人才素质测评系统设计与实施[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6 袁勇贵;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7 于海波;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蔡晓春;乡镇领导班子团队建设与团队效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9 谢健;焦虑症的临床现象学、心理社会因素和血浆NE、皮质醇及IL-2的综合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10 占少华;外迁还是不外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玉芳,郝庆英,曾利琴;心血管患者心理卫生状况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1期

2 孙玉枝,寇玉坤,杨利军;812例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家庭功能及其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4年13期

3 易法建;家庭功能与大学生社会化的研究[J];青年研究;1998年06期

4 谢小华,胡利君,何永成,张斯杏,赵毅,万启军;腹膜透析患者家庭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年23期

5 方晓义,郑宇,林丹华;家庭诸因素与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年03期

6 杨东,张进辅,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2年04期

7 方晓义,徐洁,孙莉,张锦涛;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8 池丽萍,辛自强;家庭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1年03期

9 谢虹,艾宪淮,朱宝俊;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5期

10 曾毅,王正联;中国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奎莲;任俊;;破坏力与激活力带来的重大转折与重构契机——地震灾区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 刘学兰;李丽珍;黄雪梅;;家庭治疗在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中的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赵莉莉;肖丽娟;;大学新生适应研究综述[J];林区教学;2011年08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莹;陈清刚;赵松雪;邹宏涛;;青少年心理门诊患者家庭功能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英春;邹泓;;亲子依恋和家庭功能对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文霞;李彩娜;;青少年学业行为与家庭功能--自尊的中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徐夫真;张文新;陈英敏;;青少年疏离感与其家庭功能、同伴接纳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赵玲;王玲;;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学生强迫症的家庭因素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娟;张大均;;家庭功能对高中生孤独感影响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李娜;;家庭功能与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叶苑;邹泓;蒋索;向小平;;青少年家庭功能、自尊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李彩娜;邹泓;;亲子间家庭功能知觉相似性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自尊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彩娜;邹泓;;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陈祥蕉 实习生 黄建凯;青少年的心理为何如此脆弱?[N];南方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勇;他们在乡村守望明天[N];法制日报;2006年

3 报告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执笔人:叶敬忠宋思年杨照;青神模式:关注留守儿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刘源泉;江口:“留守儿童”问题如何破局[N];铜仁日报;2008年

5 李炳智 龚永军 易安定;留守儿童,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N];安康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常永平;开学了 聚焦千万留守儿童[N];农民日报;2005年

7 张磊;家庭疗法拯救网瘾孩子[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家庭功能、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馨;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其家庭功能、道德推脱水平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费涛;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家庭功能、自我分化水平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何雯;两类家庭关系不利青少年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其与社会行为、孤独感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0年

4 李亚伟;大学生家庭功能、心理一致感、社交回避和苦恼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美欧;家庭功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宁雪华;大学生挫折容忍力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玲;中学生强迫症的家庭因素分析及其系统家庭治疗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顾海艳;青少年家庭功能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颜剑雄;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功能、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叶娜;家庭功能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65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65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e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