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同伴接纳态度的干预研究
本文关键词: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同伴接纳态度的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普小学生 随班就读 弱智同伴 接纳态度 干预
【摘要】:随班就读是在普通教育机构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本研究从态度干预的角度切入,探索影响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的残障同伴接纳态度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级、接触程度及接触途径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普小学生接纳残障学生随班就读的态度;干预对改善小学生接纳弱智同伴的态度是可行的。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关键词】: 普小学生 随班就读 弱智同伴 接纳态度 干预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班就读(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是在普通教育机构对特殊学生(包括盲、聋、弱智生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中国法律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使各类残疾学生就近入学,以较经济的办法和较快的速度普及残疾人义务教育[1]。也就是要求普小教师在日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支奎;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接纳态度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2 陈光华;张杨;石颖;王璐;吴盈盈;;我国大陆随班就读态度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12期
3 高翔,程利国;改善小学生同伴接纳的干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长好,邹泓;依恋研究述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许有云;儿童心理理论与儿童道德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4 辛世敏,郝春东;儿童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综述[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5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J];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6 王建新,刘兰花,褚会英;不同类型家庭中学生行为问题状况调查[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徐云,周宗奎;受欺负中小学生的应对策略与干预措施[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8 寇_g,马艳;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及其特殊应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9 雷燕,李燕红;儿童多动症的表现特征及教育干预措施[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刘雄英;浅论心理理论及其研究趋势[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禄小平;;对幼儿有效道德认识建构的思考[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2 方芳;;区域活动中幼儿自控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杨丽珠;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研究[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夏婷;关于3-7岁攻击性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状况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野;3-12岁儿童个性结构、类型及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旭;汉语幼儿心理理论与语言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于松梅;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认知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璇;国外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蒋强;汉族、回族、藏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美萍;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谷传华;小学生欺负与人格倾向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在花;学习困难儿童自我定向、友谊质量、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窦刚;11-18岁学生性格的结构和类型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文权;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榕芳;4-5岁幼儿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杨志亭;体育在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作用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万晶晶;初中生友谊发展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争艳,王京生,陈会昌;促进被拒绝和被忽视幼儿的同伴交往的三种训练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2 韦小满,袁文得;关于普小教师与特教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随班就读态度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3期
3 刘春玲,杜晓新,姚健;普通小学教师对特殊儿童接纳态度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3期
4 张宁生,陈光华;再论融合教育:普小教师眼中的“随班就读”[J];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02期
5 彭霞光;特殊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6 吴支奎;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接纳态度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7 钱丽霞,江小英;对我国随班就读发展现状评价的问卷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5期
8 朱佳妮,姚莉萍,陈超翰;随班就读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学校范围内社会支持现状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5期
9 万莉莉;本科师范生对随班就读态度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1期
10 江小英;随班就读聋童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邬平川;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烛华;弱智测试是好心办坏事[J];中小学管理;1999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海霞;;齐心协力共同促进随班就读智力落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卿素兰;罗杰;;农村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学校支持系统与评价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姜月;陈国鹏;骆大森;蒋晓鸣;;轻度弱智儿童的认知缺陷探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曾凡林;;智障人士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娜;智力落后儿童的适应行为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锦;标准化儿童智力诊断测验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春梅;融合教育理念下自闭症儿童治疗方式的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皓;团体儿童智力测验(GITC)的修订及功能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郑杜甫;自我决定的干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83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83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