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伦理:内涵与基本问题
本文关键词:教育政策伦理:内涵与基本问题
【摘要】:教育政策作为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分配或调节的规定和规则,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如何分配、何种分配是"公正的"或"善的",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都强烈地要求教育政策实践从伦理学的角度予以回应与答复。因此,加强教育政策伦理研究,从伦理学的维度对教育政策中所蕴含的"道德性"或"公正性"予以论证与追问,无论对于提升教育政策实践的决策质量与伦理品性,还是对于拓宽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教育政策的研究视角,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关键词】: 教育政策 伦理学 教育政策伦理 利益关系
【基金】: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课题编号:07JC880032) 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青年基金课题“市场背景下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11.8
【正文快照】: 教育政策是关于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分配或调整的规定或规则,直接关系着不同受教育群体的利益。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分配”或者“什么样的分配是公正的或好的”是教育政策制订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此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如,从经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昌文;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意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王荣科;艰辛探索的政治文化考察——毛泽东领导全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回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6 钱广荣;道德建设论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戴兆国;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王文科;经济全球化、全球问题与全球伦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奚玮,何艳芳;“治愈”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王大鹏;罗尔斯“正义国家”理论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建设有中国特色党政关系的理论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王传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领导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华;简易程序论[D];湘潭大学;2002年
2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再祥;知识经济与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兰喜阳;关于新世纪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7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杨超;里考纳品格教育思想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韩莹莹;当代中国行政文化变革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10 孟利民;取得时效制度存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洋;;教育伦理学内涵浅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桓燕;;伦理学视野下的教师人格论[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3 顾锐萍;;试论师德建设中的自律与他律[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7期
4 卢乃桂;王丽佳;;西方教学伦理研究的路向与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8期
5 李晓岩;张家年;;和谐课堂:教学设计的伦理诉求[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6 辛丽春;;教学的正义性分析[J];教育导刊;2011年08期
7 刘宗南;;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德性之维[J];教书育人;2011年22期
8 史红明;;信息社会中青少年网络诚信的认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7期
9 刘雨;;伦理学视野下的教师幸福观[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6期
10 刘笑天;;蔡元培:中国现代首席教育家[J];基础教育;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文奎;;亚里斯多德的德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李海青;;大学生良知内隐观的调查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楚廷;;新世纪:教育与人[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4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栾传大;;关于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理论研究的问题[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6 栾传大;;关于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理论研究的问题[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7 张斌贤;;近十年杜威研究的新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王芸;;“墨经”教育哲学思想初探[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龚娜;;浅析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伦理困惑[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罗国杰;学生·教师·系主任[N];光明日报;2006年
2 ;加强新时期师德建设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李培超;环境伦理学需要“本土化”[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解艳华;朱小蔓:至情至性投入情感道德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付清;用真爱温暖困境儿童的心灵[N];深圳特区报;2007年
6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教授 宋莉华;清明时节,请关注生命教育[N];文汇报;2009年
7 赵士辉;强化道德教育实践 培育学生真善人格[N];天津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雪霞;西方道德教育模式的比较:正义与关怀[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崔欣,
本文编号:882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82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