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不平等与公共教育支出受益分配:理论、经验与推断
本文关键词:收入不平等与公共教育支出受益分配:理论、经验与推断
【摘要】: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将导致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扩大,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更可能是由极端的收入不平等所引起的。作为公共政策重要内容的公共支出,可能是导致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贫困人口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受益相对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寻租理论的相关模型和经验证据显示,公共教育支出的不平等程度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性特征,公共教育支出领域的分配不平等将降低长期经济增长率,并且还会强化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共享型社会将降低未来各期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并导致更高的收入增长率,而家长因素对子女在公共教育支出中的受益份额影响不显著。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商学院;武汉市社会科学院;黄石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公共教育支出 受益分配 寻租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项目“制度、公共支出与共享式增长”(20099013)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共享式增长与教育公平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无论是在制度变迁还是在经济绩效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大大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从1981年到2004年间,中国贫困率从64%锐减到10%,减贫人数占了所有东亚国家的81%。尽管成绩斐然,但令人不安的是,最近十几年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鞍钢;王亚华;;中国国情分析框架:五大资本及动态变化(1980-2003)[J];管理世界;2005年11期
2 王丽;王善迈;;义务教育中择校寻租主体的行为分析[J];教育科学;2005年06期
3 赵海利;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支出的直接受益者的实证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晓宏;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大学贫困生问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赵宏斌;教育收益与风险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3 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4 陈晓宇,陈良q,夏晨;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5 李克强,张方风,周亚,蔡维;收入分配差异的模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蒋洪,马国贤,赵海利;公共高等教育利益归宿的分布及成因[J];财经研究;2002年03期
7 胡兵,胡宝娣,赖景生;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对农村贫困变动的影响[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8 郑文升;金玉霞;王晓芳;丁四保;;城市低收入住区治理与克服城市贫困——基于对深圳“城中村”和老工业基地城市“棚户区”的分析[J];城市规划;2007年05期
9 刘秋霞,王宗华;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实施方法的初步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邓娅,闵维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属地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段云华;;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公共财政责任——从与高等教育比较的角度[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与实践[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3 杜屏;;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及其个人影响因素[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定国;基于项目管理的县域文化产业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王雪峰;高等教育的资本运营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3 张兴;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范明;江苏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5 王冲;中国高校资本结构多元化及其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李慧勤;高等教育收费与学生资助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游劝荣;法治成本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红桃;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江;中国人口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朝霞;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2 钟小川;研究生教育收费双轨制与教育公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志国;甘肃再度工业化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金磊;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5 欧阳宇;走向公平: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廖茂忠;义务教育补偿的价值基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叶林;我国市场化改革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邓光平;重庆高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受教育机会问题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肖南梓;我国高等教育私人收益率分析及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初探[D];重庆大学;2003年
10 金琴;提高网络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晓宇,闵维方;成本补偿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J];教育与经济;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俊武;曹fE;杨慧;;收入不平等与公共教育支出受益分配:理论、经验与推断[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21期
2 魏陆;从公共教育支出的国际比较谈我国教育的改革[J];理论与改革;2000年03期
3 王莹;试论中国公共教育支出体制的构建[J];财贸经济;2001年11期
4 吕炜;王伟同;;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绩效内涵和教育支出过程特性的构建思路[J];财政研究;2007年08期
5 杨莉;周敏倩;;基于DEA方法的政府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25期
6 邱伟华;;公共教育支出与收入差异关系的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7年07期
7 邱伟华;;公共教育支出调节收入差异的有效性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8 林静;;关于公共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J];科技经济市场;2009年05期
9 申玲;;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20期
10 韩树杰;;公共教育支出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教育成就与收入不平等——基于1978—2008年我国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蒋义;;4%: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必须达到的分配规律——基于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历史数据的比较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杜兴洋;田进;;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政策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赵丽秋;;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不平等——教育质量不平等的影响[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5 沈禁;;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比较分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6 崔玉平;;公共教育支出的经济价值[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7 刘泽云;袁连生;;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孙百才;;教育与收入分配:文献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9 刘凯;;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支出不均衡状况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董艺乐;;三级教育投资:哪个也不能少[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曾卫康 刘旦 陈翔 任珊珊 黄楚慧 李妍;公共教育支出今年超百亿[N];广州日报;2007年
2 沈百福;公共财政与教育支出[N];学习时报;2008年
3 程f^;五大因素影响居民教育支出过快增长[N];中国信息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马晖;跨过“4%困局”:2020年教育投入目标或调至5%[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教育欠债源于缺乏问责[N];东方早报;2011年
6 新华社记者 朱峰;开学第一天,,没想到……[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吕炜;教育投入4% 目标仍在前方[N];中国财经报;2005年
8 侯昕;对教育改革宏观走向的思考[N];人民政协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唐景莉 杨晨光 徐维彬;专家“支招”如何实现4%[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沈百福;公共教育经费未达GDP的4%,问题在哪里[N];学习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邱伟华;公共教育与收入差异[D];复旦大学;2007年
2 魏真;我国公共教育财政政策评估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潇;中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王婷;中国西部农村教育成本、收益与家庭教育决策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5 崔荃;家庭背景、教育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差距[D];复旦大学;2010年
6 王爱民;教育差距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
本文编号:884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8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