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扩散现象辨析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扩散现象辨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自我同一性扩散 引导学生 自我意识 适应社会 正确认识 社会环境 注重实践 三个方面 自我认知
【摘要】:自我同一性扩散是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扩散的表现主要有缺乏自我认知,没有形成统一和连贯的自我意识;缺乏对环境和社会的认识,价值判断混乱;缺乏解决各种矛盾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大学生同一性扩散主要源于大学生自身、社会环境、家庭与学校教育等三个方面的原因。预防和解决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扩散的策略在于加强引导,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拓展途径,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社会;注重实践,帮助大学生调整自我与环境的矛盾,积极适应社会。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自我同一性扩散 引导学生 自我意识 适应社会 正确认识 社会环境 注重实践 三个方面 自我认知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心理素质欠佳,心理问题严重已经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挑战,也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金山,车文博;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2期
2 马晓明,徐宪春;自我同一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5期
3 齐平,吴金昌;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青;张文新;陈会昌;;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2 邓治文;卿定文;;大学生的社会认同状况研究——以某高校为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冯涛;常媛;李亚利;;高校勤工助学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王婷;马寅生;;近5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5 齐平;吴金昌;;论大学生独立性、责任感、自尊水平及其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8期
6 张晓宏;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调适[J];教育评论;2004年06期
7 杨邦勇;;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策略探析[J];莆田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谈有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及其干预[J];前沿;2005年01期
9 田蕾;;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欧阳菁;张荣华;杨丽;龚理;;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中医干预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阳菁;张荣华;杨丽;龚理;;大学生心理问题与中医干预探析[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树青;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大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存在焦虑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汲新波;高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史春梅;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 程科;大学生人际自我价值感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张炜;青少年中期自我同一性发展特征与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书;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7年
7 李芳芳;石家庄市大学生家庭功能与自我同一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婷婷;生涯发展辅导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郭楠;大学生压力应对的心理承受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胡悦;亲子沟通与青少年健康成长[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金山;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献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2 高妍;;高等教育研究动态(一)——上海高等教育研究会,即将召开一九八一年年会[J];教育发展研究;1981年02期
3 朱九思;引导群众自己教育自己[J];高等教育研究;1982年01期
4 余立;;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1982年01期
5 杨德广;;华东地区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举行首届年会[J];教育发展研究;1982年03期
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磁性”[J];青年研究;1983年04期
7 叶盛雷;总结历史经验研究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S1期
8 倪孟辉;用系统和阶梯原则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J];煤炭高等教育;1984年02期
9 傅亚珍;;反对精神污染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4年01期
10 王豪杰;;努力提高大学政治辅导员的素养[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玲;陈章达;;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钢;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1年
2 魏世江 赵新安 记者 刘继安;中国海洋大学八成多学生想入党[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记者 袁新文 通讯员 魏世江、赵新安;德育创新春风化雨[N];光明日报;2002年
4 刘玉泉;发挥思想品德课主阵地作用[N];吉林日报;2002年
5 王树丰;我们的网站,我们的精神家园[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张晖怀;隐性教育载体建设:一项紧迫的系统工程[N];福建日报;2003年
7 姜德学;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N];光明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吴慧;校园内外处处有德育[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唐昌惠;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N];贵州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宋喜群;以学生为中心[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易立新;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85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85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