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浅论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17-09-20 05:18

  本文关键词:浅论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教育 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摘要】: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学校教育,依靠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培训合格民族教师、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等方式,是全面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促进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学校教育 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固有特征,世界上的各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支撑自己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那么特有的民族文化依靠什么途径往下延续呢,其主要工具就是教育。教育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保存和积淀,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2 史文冲;;西部多元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戎;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周家瑜;佤族的原始宗教与民族文化传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徐桂兰;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滕星 ,杨红;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本土化阐释——山区拉祜族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郑新蓉,卓挺亚;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文字教材调查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梁彩花;;新桂系“特种部族教育”评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吴爱月;;侗族传统教育与文化传承[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李卫英,张霜;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差异的影响[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王鉴;多元文化教育的世纪论争[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10 李怀宇;“文化中断”理论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李培春;西南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邓艳红;以新基础教育引领西部农村的和谐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臧小丽;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罗之仁;我国民族保险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潘启富;中国民族地区教育行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红;民办回族幼儿园教师成长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付安权;东乡族小学生汉语文学习困难与教学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陆春萍;失落的声音[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彭文波;汉族、撒拉族初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章光洁;白族农村社区中的基础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雄鹰;回族青少年宗教价值观社会化的质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丁小斌;回族中学生的宗教世界[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金鲜华;延边朝鲜族高中理科教育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9 董玉芝;延边教育适龄人口分布变化与教育布局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10 朱翠梅;民族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D];延边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云洲,曾咏秋;教育现代化进程面临的矛盾解读[J];教育评论;1998年03期

2 何喜刚,王鉴;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3 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其勇;王永川;钟琦;;浅论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陈志明;袁同凯;;地方政府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跨文化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3 闵校;;我省民族教育从无到有欣欣向荣[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4年11期

4 朴胜一;;少数民族教育要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J];人民教育;1984年07期

5 刘盛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面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5期

6 彭永庆;刘鹤;;清代湘西民族地区“义学”教育的历史考察[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7 贾那布尔;;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人民教育;1986年10期

8 孙毓洁;解决女童入学问题 实现普及教育[J];教育探索;1988年04期

9 陈治轩;;浅谈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J];软科学;1990年04期

10 廖建英,马迎教,邓树嵩,谭盛葵,蒙仕江;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永新;;明清时期贵州民族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2 王佳权;丁红燕;;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马晓东;黄连芳;;新时期农村学生家访的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4 李刚;;小心,学生“自杀性”行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李春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学校心理卫生及健康教育浅析[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衰减问题研究——以中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胡辛人;;关于写作《浅论华中敌后的干部学校教育》一文的几点体会[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8 李光辉;;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4年

9 史新琼;;浅谈教育科研档案管理[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10 刘传德;;外国学校管理史话(三)——古希腊罗马的学校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朝双;加快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途径[N];贵州民族报;2006年

2 本报通讯员 杨振敏 刘朝侠;为了孩子们开心的笑容[N];团结报;2006年

3 杨振宇;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多煤体及互联网的应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胥茜;四川:民族娃上学路不再漫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纪娟丽;教师培训等配套工作形势依然严峻[N];人民政协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贾辉;“强国必先强教”[N];黑龙江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李树坤;山东阳信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N];今日信息报;2005年

8 刘明中邋张晋伟;“小阿郎”读书不用买课本[N];中国财经报;2007年

9 记者 李宣良;“双语”教师[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全国政协委员 盖山林;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应“优先重点”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丽燕;宗教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马振彪;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民族地区校本教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汉珍;丁丁为什么在家上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明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1915-1945)[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韦伟;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刘朝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冯绮云;我国目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译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收入、支出及运行现状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芳;学校服务社区的功能缺失与对策[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关玉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与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培养的关系[D];南昌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86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86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d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