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容分析法中的编码——以两则实例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20 08:36
本文关键词:论内容分析法中的编码——以两则实例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编码 内容分析法 客观性 教育科研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类目 实例 代表性
【摘要】:编码是保证内容分析法得出的研究结果的关键。如果编码是客观的,那么内容分析法所得出的结论才可能是客观的,否则就很难保证其客观性。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在操作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了难以保证其客观性的现象。本文选取了两篇发表在教育类核心刊物《上海教育科研》上的两篇论文为研究对象,是考虑到该杂志影响性较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教科院;
【关键词】: 编码 内容分析法 客观性 教育科研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类目 实例 代表性
【分类号】:G40-03
【正文快照】: 内容分析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内容分析,原为社会科学家借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对历史文献进行内容分析而发展起来的[1](p5)。它是指对教育文献的内容做客观而系统的分析,并加以描述,从而对相关的教育现象做出事实判断的研究方法[2](p5)。由以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富平;创新学习素质结构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杨一虹,王勤,彭智;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试题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3 易高峰;试建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系[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宋宝瑜;创造性教学策略的探索[J];成人教育;2004年04期
5 刘一成;谈教师情感[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6 何学忠;现代教育技术之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7 钟志贤,王佑镁,黄琰,施虹冰;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8 张e,
本文编号:887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8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