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反思水平的教师知识与话语民主空间
本文关键词:三种不同反思水平的教师知识与话语民主空间
【摘要】:以哈贝马斯的认知兴趣理论为理论原型,将教师知识在课程教学领域的反思层次分为技术性的、实践性的和解放性的三个水平。循此思路,本文对三种反思性的教师知识分别予以分析,力图呈现其各自的作用与形态,指出教学中三种反思层次的教师知识都存在并相互支撑与沟通,以及不同反思层次的教师知识与话语民主之间深层的内在关联,并非技术性反思取向的教师知识没有话语民主的向度。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师知识 反思水平/层次 话语 民主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知识已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研究领域越发具有浓厚研究兴趣的热点之一。由于教学是一项复杂的事业,具有不断探险的诉求,其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教育培养长期性的本质,决定了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的复杂性。教师知识研究不仅要从理论上解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尼克·温鲁普;简·范德瑞尔;鲍琳·梅尔;;教师知识和教学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2 陈向明;;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3 郑晓松;;技术的民主化向度——哈贝马斯的技术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颜水生;;论“重返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及其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3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陶徽希;;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方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兼谈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忠勇;;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 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2 刘金才;;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3 刘文丽;;邓小平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治话语的形成——对《邓小平文选》第2卷的重新解读[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4 郭华;;从“就近入学”到“初中建设工程”——关于北京市初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5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6 刘可铄;;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改革:“公共新闻”——有节制的多元对话[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7 涂光晋;;从“媒体意见发布”到“公众意见整合”——新时期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性变迁[A];2004第二届亚洲传媒论坛——新闻学与传播学全球化的研究、教育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8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9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王志伟;;技术活动与人的生成——兼论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进;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张珍;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艳;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陈桂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认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3 徐长福;重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
4 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5 李润洲;;实践逻辑: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新视角[J];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6 徐继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嬗变与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7期
7 袁桂林;派纳论“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8 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J];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知识建构的特点及策略[J];教育探索;2011年08期
2 宋德云;李森;;教师教学计划决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宋伊琳;王娟;;浅议公共领域的教育意义及其建构[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0期
4 杨锶;;教师教学的教育重建模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5 钟华;;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教师个体话语空间的培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黄宇琛;陈立;;教师知识的构成与优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7 赵滨宁;;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中的教师知识反思与重构[J];林区教学;2011年09期
8 刘小欣;;浅谈中职专业课教师知识结构优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2期
9 高芹;;PCK:教师知识从“缺失的范式”到价值回归[J];教育导刊;2011年07期
10 徐晓东;宁艳;李散散;卢丹;;教师学习和学习方法研究进展与课题[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德春;周玉华;;教师要不断地“充电”[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刘开会;;哈贝马斯对现代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反思[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鲁路;;哈贝马斯交往概念的思想起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李晓蓓;刘开会;;理想与现实的对话——谈福柯和哈贝马斯的争论[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傅永军;铁省林;;哈贝马斯宗教哲学思想研究综论[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沈尚武;;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的诠释学普遍性探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7 童世骏;;多元主义文化条件下的普遍主义政治何以可能?——尤根·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8 张羽佳;;精神分析、自我反思与交往理性——哈贝马斯与精神分析的关系问题研究[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马丁·贝克·马图斯蒂克;陈旭东;汪行福;;卓越人生与批判理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10 高宏钰;;在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杨明全;教师知识:来自实践的智慧[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田宝宏 魏宏聚;浅析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5年
3 通讯员 杨静;后藏加速教师知识更新[N];西藏日报;2003年
4 丁丽云 田宝宏;略论教师实践性知识提出的理论背景[N];光明日报;2006年
5 泰州市野徐初级中学 孙雨清;教师的知识、见识、常识与胆识[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6 陈向明;教师如何创生自己独特的知识[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谁用谁知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王艳玲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师的职业品性正在转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王陆;紧贴教师教学实践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 王加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与发展[N];江苏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艳玲;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教育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杨礼银;哈贝马斯的话语民主理论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关桂芹;通向解放的乌托邦之路——哈贝马斯交往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赵彦俊;“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宋德云;教师教学决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李冲;大学教师知识效能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z巡,
本文编号:887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8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