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02:04

  本文关键词: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政策 伦理 利益关系 基本取向


【摘要】: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政策伦理主要解决"什么样的教育政策是好的或是公正的"。对于"什么是好的或公正的"判断与选择即涉及到教育政策伦理观的基本取向问题。立足于不同伦理学流派,教育政策伦理主要表现为四种基本取向:即纯粹的社会共同善优先取向,纯粹的个体权利优先取向,社会共同善优先兼顾个体权利取向和个体权利优先兼顾社会共同善的取向。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关键词】教育政策 伦理 利益关系 基本取向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07JC880032) 2008年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市场背景下教育改革的伦理困境与政策选择”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11.8
【正文快照】: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迄今为止,从来没有哪一个时期的人们像今天一样,对教育如此关心与重视。或许正如智利诗人加布里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Mistral)所言:“我们所需要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等待,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却不能等待。他的骨骼正在成型,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富荣;从解读农村教育到反思“三农”问题——教育破解农村发展难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5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7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8 郑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章建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徽政治生态建设[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汤俪瑾;;论政府诚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辉;;伦理视野下的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孔毅;;儒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伦理思想及其启示[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廖加林;;公私观念与公德、私德[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王淑芹;;博弈均衡理论与和谐社会的建构[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5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6 庞永红;;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制度伦理建设[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7 王芳;;浅论冯友兰“道德境界说”与和谐社会理想人格的建构[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8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靳凤林;;简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特殊性[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乔法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新途径[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李霞;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8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翼;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贤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重视教育政策制定[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01期

2 印华;;从教育政策伦理视角探讨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J];传承;2010年27期

3 彭华安;;论教育政策的道德品性[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10期

4 刘世清;;优先保护谁的教育利益——论教育政策伦理观的基本取向[J];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02期

5 刘荣;;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视阀下的教育政策制定[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6 孙文龙;;英国保守党的教育政策[J];外国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7 朱镜人;;战后影响西德教育政策的因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8 谈松华;当前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特征及教育政策的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1997年06期

9 曾天山;教育政策研究刍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10 李江源;教育政策失真原因的综合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何海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关系协调研究[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3 陶友之;;当前很有必要加强对企业利益关系的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4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田静;施江滨;;美国教育政策中“农村”概念界定的应用与问题[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齐红深;;试析历代教育政策对满族教育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熊亚;;解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10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明熹;公平: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葛洪才;以公平理念审视教育政策[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贺春兰;关心现实问题、关怀弱势群体、关注制度创新[N];人民政协报;2003年

4 厉以宁;教育事业与资本市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袁振国;全面建设小康:教育政策选择的重点与难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葛丰交;《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课题通过专家鉴定[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朱四倍;择校考量政府教育政策[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林小英;教育政策“失效”了吗?[N];人民政协报;2004年

9 杨金溪;“最猛教育政策”能否影响全国[N];中国财经报;2007年

10 王柏玲 何连弟 姜澎;以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N];文汇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卉;跨文化语境下香港语文教育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张思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马丽玲;教育政策与台湾1950-6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5年

7 许建美;教育政策与两党政治——英国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研究(1918—1979)[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俞姗;企业的性质及其利益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丹丹;教育资源积聚与政府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彭华安;独立学院政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蒋媛媛;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研究——价值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胡菡;我国“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价值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建军;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彭术连;建国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樊凌衡;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杨素明;煤炭行业对口单招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39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939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6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