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质教育刍议
本文关键词:科学素质教育刍议
更多相关文章: 科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问题 科学知识 学生群体 科学信息 科普活动 公务员 实践活动 刍议 初中学生
【摘要】:3年前,在《科普研究》筹备正式出版之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原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t/先生,应本刊之邀撰写了一篇特稿,题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几个科普切入点》,表达了他对科学素质教育,特别是学生群体的科学素质教育的关注。最近,85岁高龄的王老应邀再次为本刊撰稿,以他平时积极参与各项科普工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系统阐述了他对科学素质教育的深入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设想和建议。我们在此深表谢意,同时也期望王老这篇有实证也有理论的文章,能对我们从事科普研究及科学素质教育工作的同志有所启发,并展开讨论。
【关键词】: 科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问题 科学知识 学生群体 科学信息 科普活动 公务员 实践活动 刍议 初中学生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1],公民科学素质问题备受关注。已经有了多次全国性的状况调查[2],有许多学术研究和相应的实践。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科学素质教育问题做一些探讨。科学素质的名与实为了讨论,需要先明确一下所要讨论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绶t/;;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几个科普切入点[J];科普研究;2006年01期
2 张超;何薇;;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性别差异研究[J];科普研究;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宇良;戚敏;;科普调查问卷及其设计技巧的探析[J];科普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建新;周亮;;试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公民科学素质教育[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霞;成都市公众科学素养的社会性别差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来英;提升农民工科学素养的大众传播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兰;略谈科学素质教育与我国现阶段的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2 张祥正;中专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探索[J];宿州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3 方芳;浅议中学物理课程中的科学素质教育[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4 卢坤建,武少新;科学素质教育的政治学论纲[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杨晓辉;浅谈科学素质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6 黄娟;网络与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J];理论月刊;2003年06期
7 赵琴霞;论大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素质的培养[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王坤;高师院校应加强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9 蔡定建;刍议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科学素质教育[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10 朱蓓,黄娟;科学精神与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闻雅;;谈科学素质教育和基础化学教育[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2 张胜义;林宏云;扬捷;;大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张文范;;坚持全面科学发展观 加强和提升科学素质教育——在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上的讲话[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杨兵初;罗益民;胡照文;李旭光;;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促进科学素质教育——兼谈新编《大学物理学》的编写原则[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朱兆军;孟炎;王宁;;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与素质教育问题的研究[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阎国智;杨士林;;大学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问题[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7 张友方;;普及优生科学知识——当前优生工作的重要环节[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8 徐瑞斌;;学生群体中绰号现象探究及其矫正策略[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9 齐宏博;陆遵义;;上海市学生群体体育消费特征和未来取向的研究[A];第18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10 周锡强;;班级弱势群体问题极其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亚德 通讯员 赵则华 赵奇恩;我市科学素质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启动[N];保定日报;2009年
2 深圳高级中学副研究馆员 黄建海;关注“神七”也要关注全民科学素质教育[N];科学时报;2008年
3 本报综合;《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颁布[N];福建科技报;2007年
4 秦皇岛教育学院 李宪魁;重视师范生的科学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0年
5 任远春;江西省“1号文件”印发公众科学素质教育(2004~2006)行动计划[N];大众科技报;2004年
6 记者 张丽;七项措施力促我区农牧民提高科学素质[N];新疆科技报(汉);2006年
7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N];农民日报;2007年
8 吝正河;以点带面 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质[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商向东;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N];辽宁日报;2006年
10 记者 苏宏斌;我市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工作扎实开展[N];钦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贡华南;知识与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长林;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社会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D];清华大学;2005年
4 胡春艳;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纲领”[D];厦门大学;2006年
5 邱慧;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科学合理性问题[D];浙江大学;2004年
6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海霞;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黄维智;鉴定结论论——作为证据形式的相关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黄都;关于复杂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钱之佳;科学与理性[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华华;苗族科技文化背景与科学素质教育的探讨[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晓敏;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施体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瑞玲;论物理学史对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作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彦;物理教育与中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5 蔡其勇;中学化学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娟;文科类大学物理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研究与实践[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7 朱浩;物理教育与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卢怀跃;通过探究性化学教学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尤洋;科学知识合法化的新解释[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77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977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