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的个案调查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的个案调查与分析
【摘要】:以聊城大学为例,就大学生对网络学习资源的了解程度、态度及使用资源的频率、类型、遇到的问题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调查发现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了网络学习资源的重要性,但对资源的了解程度、资源利用意识、使用频率、检索能力等方面还有待于提高。最后结合访谈,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利用率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学习资源 调查 分析
【基金】:聊城大学社科项目“基于资源的学习”(课题编号Y060214)阶段性成果的一部分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约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2%,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水平。[1]随着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已成地方高校首要任务。从国内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卫真;;地方高校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2 郑芳莉;;大学要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服务[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11期
3 张小艳;;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宁波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7年01期
4 赵健;;学习资源中心与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美;张晶;;宜宾学院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办公自动化;2009年06期
2 李小美;尹奇凤;;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宣传策略探讨——以宜宾学院为例[J];办公自动化;2009年16期
3 刘云东;王闻琦;;皖北地区高校教育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4 蔡晓霞;;知其所需——电子资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5 彭茂辉;李周航;崔璨;;名校与薄弱学校教育资源联动项目管理策略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1期
6 许爱军;;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特色教育资源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9年01期
7 王计军;;我国成人教育资源整合分析[J];成人教育;2012年02期
8 刘和海;李梅;王建芳;;安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2期
9 黄黎明;卢勃;;有效开发、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的机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10 赵健;胡炬;;基于绩效培训的农村远程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乔;江西省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邹杰;艺术院校《网页设计》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彭慧;网络环境下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小强;静宁县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翁凡亚;基于视频案例的职前教师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6 彭燕丽;贵阳市安云路社区成人学习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李文治;自学考试网络学习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郑静雅;整合理念下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何超;开源学习管理平台的资源共享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爱芝;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共建共享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锋,关涌涛;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及整合模式的探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易娜,李海霞,吴庚生;美国一流大学开展网络远程教育的特点及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3 刘智明,郭绍青;论骨干教师在TLRC校本培训中的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钱佩忠;潘海天;;与区域经济互动 推进地方高校持续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5 徐建中;何玄鹤;李有彬;;我国教育资源整合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Z2期
6 傅建中;李建法;;地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9期
7 陈文华,田中雨;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7期
8 李昕;;略论电子资源与图书馆的发展[J];理论界;2006年01期
9 陈燕珠,张静;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宣传研究[J];现代情报;2004年03期
10 曹梅;张增荣;;学习资源的内涵及其深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启福;钟文博;;宜春市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现状调查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郝连科;沈慧娟;;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效率的宏观要素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3 韩晓琴;林春杰;;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应用的现状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4期
4 姚巧红;王健;李玉斌;李雁云;;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5 蒋秀英;邓云龙;;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高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调查——以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7 杨时涛;刘希伟;柳海燕;;普通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7年02期
8 兰一兵;李红韦;夏小惠;;2009年医学院图书馆人力资源状况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9 阿迪力·努尔;;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现状调查——以新疆财经学院统计与信息管理系为例[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王莹;谢百治;苏博;;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剑虹;梁冬梅;黄鹏伟;戴秀清;欧阳翠娜;曾海花;;大学生心理和谐问卷的编制与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赵驹;王秀婷;付师帅;;浅议大学生学习《资本论》的重要意义——对学生学习《资本论》后的调查[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谭胜;;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下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调查[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7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8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裴睿 张全能;进京当保姆 最大收获是学会忍耐[N];成都日报;2006年
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宋波;召开大学生见面座谈会[N];中国矿业报;2006年
9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10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7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仲s,
本文编号:981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98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