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思维视野中的教育技术图景
本文关键词:关系思维视野中的教育技术图景
【摘要】:哲学界已完成了由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的飞跃,但教育技术领域对自身的认识依然打上了实体思维烙印。作为一种存在,教育技术关系具有先在性、直接性、相互性,具有二重关系。解读先哲"关系"智慧,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完成教育技术价值的重构,坚持教育技术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中北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临沂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实体思维 关系思维 教育技术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人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改造世界都是在一定的思维方式笼罩之中的,而这种思维方式又是阶段性地进步的。在超越实体思维的意义上,尽管哲学界早已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的思想改造,完成了由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的飞跃,但在社会意志、集体意志等因素的作用下,认识发展过程强烈地表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康;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2 李艺;颜士刚;;论技术教育价值问题的困境与出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3 倪钢,陈凡;技术审美价值的认识论分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05期
4 杨开城;论教育的技术学本质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4 方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兼谈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徐维平,陈礼明;关于中医中药学科学化的思考[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6期
6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潘盛;旷野的呼唤——萧红作品中对于人的异化主题的现代观照[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8 李锐,封彩梅;宽容与共荣:陕南民间文艺的文化整合[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9 卢亚明;老子与海德格尔思想比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10 王岳川;消费社会中的精神生态困境——博德里亚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2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吴平;;“网络时代思维”的一般本质特征[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2007年
4 张伟;;文艺理论研究中知识论前提反思与生存本体论建构[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5 谈利兵;陈文化;;技术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要与时俱进[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王小平;中医学合和思想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3 王漫;基于实在概念结构拓扑的设计智能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4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谢爱华;“突现论”中的哲学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余颖;城市结构化理论及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邓红;论威拉·凯瑟拓荒小说中的死亡意象[D];暨南大学;2001年
3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振华;刘震云小说论[D];安徽大学;2001年
5 艾战胜;波普尔理解理论的理解[D];中南大学;2002年
6 江河海;主导多维整合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王建江;信息化中哲学认识论的新特点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8 王又佳;彼得·艾森曼的建筑话语[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王宏;加入WTO的效应——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马宇飞;理想世界的建构与现代性的失落[D];黑龙江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加厚;e-Education:电化教育的新定义──关于《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英文译名更新的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2 李祺;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3 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兼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4 杨开城;浅论课程开发理论中的角色分析和知识组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9期
5 吴钢;论教育学的终结[J];教育研究;1995年07期
6 杨开城;教育技术学——“开发取向”的教育理论探究[J];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7 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10期
8 张小红;美国AECT’94教育技术定义给中国电化教育带来了什么[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5期
9 杨开城;论教育技术学的开发取向及其研究方法论原则[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9期
10 杨开城;论教育的技术学本质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燕;;我国教师形象研究的演变(1978-2010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专;在孩子心中植入善的种子[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陆明玉;教学论发展的方法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白洁;“生成”与“转化”的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秀文;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文琴;论观照学生幸福的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喻庆明;论关系思维视阈下的课程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11年
5 高金锋;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禹云闪;交互主体与德育师生关系的重构[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令永;求索与萌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91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991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