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与系统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与系统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广播电视大学系统 系统建设 管理体制 和谐系统 分类指导
【摘要】:反思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建构历程,分析电大办学体系在新的发展模式中的不适应以及存在的潜在危机,探讨电大系统建设的向度和面向未来的姿态。提出系统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即把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化作为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和框架,从法规层面上解决电大的体制、机制和定位等问题;以和谐系统为系统与系统建设的基本特征,把构建和谐系统作为系统发展的建设目标;把分类指导作为系统建设应采取的基本方法,实现系统的均衡与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分类号】:G728
【正文快照】: 笔者在相关文章[1]中认为,电大的办学定位、系统建设和内涵发展构成了当前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基本问题,抑或值得研究的三大问题,这关系电大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之所以把系统建设并齐于办学定位和内涵发展,是以为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以及对未来发展模式的影响,足已成为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纪平;;广播电视大学内涵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2期
2 纪平;工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放性与共享性——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的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1期
3 赵建华;;网络学习社区构建的基本方法[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莉莉;李爽;;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及其应用模式[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余善云;张海深;游思义;;论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设的改革与创新[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纪平;;广播电视大学理念文化及其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8期
4 孙茂新;;“电大”:广播电视大学社会认同的象征符号[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刘丽珍;;开放远程教育教学设计的文化特色[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6 刘显达;;基于内涵建设的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古一;;关于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倪丽娟;吴丹;;论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9 雷呈勇;孙泽文;;也论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的特征与策略[J];计算机教育;2009年24期
10 沈进兵;林允舒;;新形势下温州电大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妍;;麻省理工学院的STS教育[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温会宝;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爱华;铁岭市教育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3 唐知涵;中外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晓林;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共享模式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5 席秋玉;高校网络课程学习社区的构建、实现与分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郑莉;高水平大学学术资源共享平台构建[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7 周晶晶;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8 余延冬;基于社区驱动与Web数据挖掘的个性化e-learning解决方案推荐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二;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项目看国外网上开放课程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9期
2 王伟廉;高等学校本科课程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王冀生;王霁;;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年01期
4 纪平;;基于“天地合一”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实践建构与研究——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实践案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学工;;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阻力从何而来?[J];东岳论丛;1984年04期
2 高英彪;贯彻“决定”精神改革后勤工作[J];高等教育研究;1985年04期
3 马雪松,姚燕平;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启动学校内部活力[J];江西教育科研;1989年02期
4 ;教育短波[J];天津教育;1992年Z1期
5 王祥林;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转换机制[J];理论界;1995年06期
6 唐孝敦;何保利;;我校物资供应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1996年02期
7 吴乃平,王耀;以统计信息系统建设为先导 全面推进统计事业的发展[J];内蒙古统计;1997年05期
8 ;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探索[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1999年03期
9 文胜利,王彦坦;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01期
10 王宝泉;张伯乾;;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养分开 收费与管理双赢——狮树套闸管理体制改革情况[A];2005中国水利发展报告[C];2005年
2 翟重文;;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几点认识[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机电分册)[C];1999年
3 吴咏诗;;关于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情况与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的思路[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4 邹德文;;入世后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1年年会暨“加入WTO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赵慧香;;新形势下科研单位分析中心管理体制改革初探[A];2003年全国实验室管理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我国将加快汽车行业管理体制改革[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7 朱英龙;傅小鸥;;里桥水库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3辑)[C];2005年
8 冯晓丽;;2008年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李宝年;杨胜涛;张宇;;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趋势[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元杰;;地质勘查管理体制改革探讨[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地矿经济理论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前;广州港引航体制改革正式启动[N];中国交通报;2006年
2 记者 朱蓓宁 实习生 丁洁;纵论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N];南通日报;2006年
3 记者 郭影 通讯员 王玉祁;“春检”检验了什么?[N];中国石油报;2006年
4 方扬 本报记者 程家富;不用扬鞭自奋蹄[N];上饶日报;2006年
5 陈汉光;改革完善兽医管理体制[N];闽南日报;2007年
6 记者 刘国英邋通讯员 孙满江 张丽娟;西安全面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N];陕西日报;2008年
7 肖红;为规划铸起铜墙铁壁[N];中国建设报;2003年
8 记者 李宏斌;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启动[N];大同日报;2007年
9 刘晓春;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挂牌[N];广西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烟草“航母”缘何此时启程[N];济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勋;西部大开发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2 郭风英;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贺义雄;我国海洋资源资产产权及其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赵付民;机构间网络与区域创新系统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李哲;建筑领域低空信息采集技术基础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李怀舟;中国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俞晓敏;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袁毅;WTO对我国农业管理体制的影响与改革模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9 王晓刚;文化体制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严振书;转型期中国社会建设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周文静;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3 吴耀宇;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程朝辉;吉林市开发区管理体制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小利;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体制改革策略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唐鹏;中国职业足球管理体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徐晗宇;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洪惠杰;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叶雪松;我国煤炭行业管理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宋爱民;我国田径竞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76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76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