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回族教育现代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临潭回族教育现代化研究 出处:《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现代化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现实转化,其核心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它与科技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等互为支撑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目前,以教育现代化为基础来推动经济、科技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已被各国认同并付诸实施。本文将回族教育现代化置于历史、经济、社会等宏观发展脉络中,通过呈现其近代现代化教育和当代教育实践,尝试性地解析其背后的多种因素,以期提供一个中国社会中回族教育现代化的成功案例,并为当代回族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文化人类学认为,人处在社会—文化塑造中,这种社会化是通过社会的生活联系,特别是通过教育实践实现的。在社会学里,教育水平被认为是衡量人口素质最重要的指标,认为教育对一个民族社会地位的影响是本质性的,整体教育水平标志着一个群体的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一个族群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谈松华,袁本涛;教育现代化衡量指标问题的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之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项东;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兼论中国人的现代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3 疏仁华;;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思想观念的价值取向[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8期
4 郑志强;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现代人格塑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闫玉联;近现代中国人观念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何红梅;人的现代化与人的情感需要——转型期两性情感现状的理性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王春伟;刘云涛;郭小荣;;论当代宗族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8 陆广品;教育产业与现代产业化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檀传宝;;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谈忐;社会现代化的人文旨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邵龙宝;;传统伦理与和谐社会中国公民人格建构[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2 朱金瑞;费丹丹;;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调查与思考——以2007年郑州市公民道德素质调查为例[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陈贵华;;从五四运动看中国人的现代化之实现[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4 宋东亮;;现代化建设与精神文明[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5 张国徽;;试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6 史祥龄;;试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7 刘国友;;孙中山的中国农业发展观[A];孙中山:历史·现实·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鉴;;教育人种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郭德宏;;什么是现代化?[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胡丽娜;;产业更新与城市化的历史推进[A];地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王学义;人口现代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6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丹;新时期高校德育管理人本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兰岚;未成年人虚拟行为异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首婧;黑龙江当代人文精神与价值观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冯佳娟;哈尔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任婉丽;中国共产党对社会进步评价尺度的探索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毅君;试论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0年
9 金卫东;“新一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学校支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瑜;论农民工的政治参与[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金洲;关于邓小平教育思想及教育现代化的研究[J];中小学管理;1998年09期
2 ;特别关注——教育现代化:宁波行动计划[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1年06期
3 任玉岭;;六问教育现代化[J];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27期
4 ;坚持城乡统筹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J];红旗文稿;2011年13期
5 孙环元,,陈兆奎;向教育现代化迈进──记江苏省建湖县中学[J];中小学管理;1995年05期
6 张磊;;1958年教育改革的现代化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7 邬良峰;;迈出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第一步[J];上海成人教育;1996年12期
8 陈国良;;理念·体系·治理: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素与标志[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1期
9 尹璐;;浅析初高中英语教育的伪现代化现象[J];现代交际;2011年07期
10 ;“生活教育现代化”论坛启事[J];生活教育;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孔炽;;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何世远;;办好家长学校促进家庭教育现代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3 滕大春;;研究教育史有助于促成教育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朱鹏;;澳门现代教育发展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曹运耕;;体用之辨与中国教育的早期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浙江省企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研究》课题组;;浙江省企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研究[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张晨;郑秀英;励杭泉;吴丝竹;;基于网络平台下“高分子物理”协同式教学模式初探[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8 敏文杰;;临潭回商(洮商)及其精神评述[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9 徐梅芳;;以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大治;严桂珍;肖明耿;;中医药教育现代化之我见[A];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锦梅;临潭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2 鲁海平;临潭围绕“123456”抓好分析评议阶段工作[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3 本报记者 刘敏 段成秀 马萌 通讯员 石群立;我市市区教育现代化掠影[N];徐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包广德;临潭 玛曲 全力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9年
5 记者 包广德;临潭为民解困促和谐[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9年
6 权小平;临潭寺教工作突出“三抓”[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9年
7 记者 洪英亮 通讯员 赵小平;南山区获授全省首个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N];深圳特区报;2009年
8 王明仁;临潭五乡镇遭雹灾[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9年
9 记者 王满辉;赴疆归来的临潭县摘棉工满载而归[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9年
10 记者 蔺津 见习记者 赵亚太;《回族教育与宁夏国际化研究》课题昨启动[N];华兴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志辉;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嬗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卢旭;教育的现代性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平海;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徐征;在摇摆中寻求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建华;西北回族伊斯兰教育的历史与当代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高艳贺;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杜伟;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性审视[D];苏州大学;2009年
9 孙冰红;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0 吴全华;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R壭
本文编号:1328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328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