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关于新型农民分类培训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12-28 04:18

  本文关键词:关于新型农民分类培训的思考 出处:《教育与职业》200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农民 农民培训 职业教育


【摘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在相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农民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各项培训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各类农民群体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一刀切"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农民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较低。文章在总结各地、各类农民培训的基础上,主张农民培训应该分类进行,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把农民分为农村一般劳动力、农业大户、回乡创业人员、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骨干等培训对象,并采取分类培训的方法,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Abstract]: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farmers, train and train new farmers with cultur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For a long time, in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the whole society, the training of farmers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iciencies in training. A prominent problem is to ign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all kinds of farmers, and adopt a "one size fits all" training mode and training content, so that farmers' training is less targeted and effective.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all kinds of farmer training, advocate farmer training should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ining object, the farmers into the general rural labor force, agricultural, home business personnel, rural brok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backbone training object, and take the method of classification training,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and targeted.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中心;
【分类号】:G725
【正文快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资料表明,劳动者文化素质与其劳动生产率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以文盲的劳动生产率为基准,小学毕业可以提高生产率43%,中学毕业可以提高108%,大学毕业可以提高300%。这说明科学文化素质是使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现实形态的生产力的直接桥梁①。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正风,刘小玲,王凌晶;关于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质的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秀茹;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毛明芳;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龚雄;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D];厦门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玉婷;;农民培训重在实用[J];农村新技术;2011年15期

2 李松盈;;“五种模式”开展培训新型农民——马山口镇成校开展新型农民培训记实[J];中国农村教育;2011年07期

3 暴元元;党鹏;;浅谈多方联动 做好农民培训工作[J];河南农业;2011年15期

4 李冉;;合肥市上半年培训万余名新型农民[J];中国培训;2011年08期

5 谢有德;;培育新型农民创新培训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7期

6 马云启;张雯;;依托农林高校,开展“请进来”式农民培训[J];农业经济;2011年08期

7 赵密霞;高峰;郑洁;;新型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8 周波;;构建职业教育培育新型农民能力的有效模式[J];湖湘三农论坛;2009年00期

9 任正超;;积极实施形式多样新型农民培训[J];中国农村教育;2011年07期

10 杨婉萍;董艳;;农民教育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农机;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涛;魏东;刘世美;安静;李明辉;;山东省农民素质状况分析及农民培训对策研究[A];建设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农业”征文选[C];2007年

2 鲁勇;;普洱新型农民培训与农业产业化发展[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唐中明;刘亚萍;何庚文;陈湘洲;;湘南地区新型农民培育体系研究[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国富;;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中等农职业教育[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姜卫良;姜家献;李鲁涛;;对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持续发展的新思考[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丁燕红;李祖超;;培养新型农民对策研究:教育学视角[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潘志云;赵家英;;对培育新型农民的思考[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赵怀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民培育[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何学书;;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春生;沙让贤;何美鸽;;千阳县农广校培训新型农民的实践[A];陕西省农业科技与人才开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军 实习生 马楠;2500人争拿职业“绿卡”[N];宁夏日报;2009年

2 天津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张雅光 李水山;发达国家怎样培养新型农民[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记者 张强;北京开展新型农民培训[N];科技日报;2007年

4 刘壮 刘芳 红伟;农民培训 政府“买单”[N];衡水日报;2007年

5 王祥林 记者 彭颖;国家级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名单公布[N];六盘水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梅隆;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留得住的人才[N];农民日报;2009年

7 胡爱博;晴隆今年新型农民培训3.6万人[N];黔西南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田青松;学习典型经验 培育新型农民[N];临汾日报;2006年

9 叶玲;云丰乡培养“三有”新型农民[N];丽水日报;2007年

10 李全;元谋新型农民培训效果显著[N];云南科技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郝婷;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林克显;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福建农民教育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3 郑绍红;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的公共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马云启;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的有效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康凯;河南省新型农民培养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韩国强;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培育[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4 黄文韬;湖南省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侯小单;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民的科技培训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6 姜仁刚;辽宁省瓦房店市农民培训问题初探[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刘萧;商丘市睢阳区农民培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黄翠贤;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联;河北省农民培训供求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10 柳菲;四川农民培训需求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44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344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0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