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聋人语言认知基础的综合语言教育模式构建
本文关键词:基于聋人语言认知基础的综合语言教育模式构建 出处:《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课题通过系列实验研究探讨了聋人手语、唇读、中文阅读与语篇理解的认知基础:(1)手语是语言,有助于促进听觉障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2)唇读是一项复杂的视觉语言认知活动,能通过语音编码进行语音识别,与听觉语言认知具有相同的机理。(3)听觉障碍学生与正常学生尽管在中文阅读与语篇理解过程中认知加工方式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但听觉障碍学生明显滞后于正常学生。据此,我们提出了构建聋人综合语言教育模式的思路,聋校在采用综合语言教育时不可偏废某种语言交流方式,应该根据听觉障碍学生个体的特点或者群体的特点来作出有效的选择。
[Abstract]:Through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gnitive basis of sign language, lip reading, Chinese reading and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for deaf people. Lip reading is a complex cognitive activity of visual language, which can be recognized by speech coding. Although the similarity of cognitive processing in Chinese reading and text comprehension is greater tha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and normal students. However, the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 lag behind the normal students obviously. Therefore, we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constructing the comprehensive language education model for the deaf. The deaf school should not abandon som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mode when adopting the comprehensive language education. Effective choices should be made 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p.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
【基金】:方俊明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五”一般课题“聋人语言教育认知基础的实验研究(项目号为BBA010053)”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聋童手语与唇读的认知途径与大脑机制的实验研究(项目号为01AJY004)”研究成果之一 上海市“特殊教育重点学科”项目资助。
【分类号】:G762
【正文快照】: 聋人语言教育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我国研究者从认知的视角结合汉语的语言特点来深入探讨聋人各种语言认知基础的实验成果并不多见。有鉴于此,为了明晰我国聋人语言教育的认知基础,我们课题组成员在“九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正常人与残疾人认知过程的比较研究”成果[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雷江华,王庭照,方俊明;聋生唇读语音识别中熟悉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2 雷江华,方俊明;聋人唇读的大脑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3 方俊明;聋儿的认知与综合语言教育[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04年06期
4 雷江华,张凤琴,方俊明;字词条件下聋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11期
5 雷江华;看话训练在我国口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4期
6 方俊明;感官残疾人认知特点的系列实验研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雷江华;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贺荟中;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语篇理解过程的认知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国栋;编码方式对视障群体动作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张宁生,黄丽娇;聋儿语言沟通法的一种新理念[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03年01期
3 方俊明;聋儿的认知与综合语言教育[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04年06期
4 雷江华,方俊明;聋人唇读的大脑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5 雷江华,王庭照,方俊明;聋生唇读语音识别中熟悉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6 冯晓源,刘含秋;功能磁共振成像在中国的研究现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4年05期
7 贺荟中,俊明;视障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教育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8 谢国栋;焦虑对动作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4期
9 王姣艳;从聋校学生的书面语谈其语言能力与教育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7期
10 刘润楠;中国大陆手语语言学研究现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谢国栋;视障人群动作内隐认知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凤琴;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时间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庭照;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图形视知觉加工能力的比较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于素红;聋生解决加减文字题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程凯;听障儿童语言康复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迟旭;针刺后溪、中渚、外关穴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徐洪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视力缺陷补偿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杨宁春;聋校信息技术课程分析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静;语音识别技术在高校听障生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递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志文;唇部检测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7年
5 卢凤;聋生工作记忆与录像呈现条件下语言理解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晓英;听力障碍学生数字加工的神经机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于进超;语言前耳聋病人中国手语功能脑区的fMRI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8 张昀;唇部检测算法的研究改进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鸿勋,高文,王瑞,郎咸波;视觉语言——唇读综述[J];电子学报;2001年02期
2 伍新春;西方关于课文理解研究的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1期
3 阎国利;阅读研究方法综述[J];心理科学;1997年03期
4 方俊明;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5 王穗苹;当前篇章阅读研究的争论与分歧[J];心理科学;2001年03期
6 王乃怡;听力正常人与聋人短时记忆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报;1993年01期
7 杨丽霞,陈永明,周治金;不同理解能力的个体在词汇加工中的抑制机制[J];心理学报;2001年04期
8 吴建民;阅读研究方法简介[J];心理学动态;2000年01期
9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研究新进展:从命题表征到情境模型[J];心理学动态;2001年01期
10 吴迪,舒华;眼动技术在阅读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学动态;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昝飞;聋生汉字加工中语音编码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井世洁;不同阅读能力中学生语篇阅读中的推理加工[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鸿雁;视障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概念和个性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关慧洁;视障儿童与正常儿童“河内塔”问题解决过程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刘旺;盲童与正常儿童类比推理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雪;;高职院校聋人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性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1年06期
2 刘宇晟;;聋人高中办学现状及规范化[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蒋小艳;;提高高职聋人动漫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策略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1年06期
4 朱敬斌;;淮安成立聋人动漫制作培训基地[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06期
5 周春梅;;聋人大学生职业教育课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Z1期
6 彭旖琨;;走进那没有声音的世界[J];黄金时代(学生族);2010年07期
7 李凯;;聋人高等工科教育异步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年20期
8 刘建梅;;如何对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更好地实施手语教育[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9 王建民;;按聋生特点加强计算机学科教学[J];中学教育;2002年08期
10 沈幼生;毛康庄;;创办一流聋校的构想与实践[J];中学教育;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董乃银;;聋人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2 晏心;丁国盛;;聋人语言跨通道可塑性的研究探新:基于手语和唇语的证据[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杨炳伟;李君;;听障学员在义齿技工培训中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政协委员 高晓笛 等23人;聋人就业环境和条件急需改善[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侯莎莎;两万多聋人免费查病因[N];北京日报;2011年
3 江苏省南通市政协委员 胡志坚;聋人老师也应有资格参加教师认定[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禹媚;聋人阿仪喜圆大学梦[N];中山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徐敏;将特殊材料雕琢成“艺术品”[N];解放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周楠 实习生 毛文琦;无声的世界 一样的阳光[N];解放日报;2010年
7 记者 汪东平;市领导会见美国教育家[N];九江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车辉;在无声的世界里播撒爱[N];工人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杨潇慧 周楠 见习记者 孔令君;“无声沙龙”的世博志愿[N];解放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龚立仁;手语讲解员让聋人游客无障碍[N];中国旅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庭照;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图形视知觉加工能力的比较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连峗;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步云;聋人与健听人视觉变化觉察特点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均倩;聋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对其学校适应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安静;我国聋人工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学生事务管理策略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W,
本文编号:1418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41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