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新时期维护西北地区民族高校稳定的主要举措

发布时间:2018-06-17 11:35

  本文选题:西北地区 + 民族高校 ; 参考:《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摘要】:新世纪以来,西北地区民族高校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同时西北地区民族高校稳定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西北地区民族高校要站在政治的角度,高度重视学校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从维护高校稳定、民族地区稳定、国家稳定的大局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维护学校稳定的具体措施。
[Abstract]:Since the new century, ethnic universities in Northwest China have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bility of ethnic universities in Northwest China is also facing new challenges.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should take the political perspective an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thnic and religious issues of the schools, starting from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universities, ethnic regions, and the country. Formulate practical and practical measures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school.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新时期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及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7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志刚;邓廷涛;;西北地区民族高校稳定的基本态势[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高敏芳,张萍;关于加快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构想[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3 陶阳;发展畜牧业——西北地区脱贫致富的战略决择[J];甘肃社会科学;1988年04期

4 黄克强;西北地区学校体育调查及其战略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5 甄慧,贾素霞;西北地区[J];地理教育;2005年01期

6 张贵仁;《切实做好学生的稳定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1994年05期

7 彭振坤;坚持科学发展观 办人民满意的民族高校[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6期

8 任定方;论大西北开发及其战略地位[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9 梁继宗;人口工作要为开发大西北作准备[J];西北人口;1985年03期

10 高御臣;李安邦;;应大力开发西北地区的轻工业[J];科学经济社会;198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平;;西北地区开发中若干策略的反思[A];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2000年全国农业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王勋陵;;对当今在西北地区改造生态环境一些做法的商榷[A];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周普生;陈崇贵;;西北地区退耕应优先还草[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陆大道;;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贾宇平;;抓住机遇 发展西北地区经济[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徐维新;张国胜;朱宇蓉;;利用插值资料试做西北地区气候相似区划分[A];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2年

7 郭秦茂;;以中心城市的信息化基础建设推动西北地区信息化发展[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8 吕卓民;;略论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历史发展与演变[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9 周志毅;;西北地区早古生代地质[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黄翔;武俊梅;;两种适合于西北地区气象条件的新型空调设备的开发[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凯 陈静莹;加快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步伐[N];汕头日报;2009年

2 记者 马勇、顾玲、樊曦;西北地区人口10年后将过亿[N];人民日报;2005年

3 ;临夏参加西北地区农业经验交流会三代表[N];民族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冯培丽;探索适合西北地区的土地督察方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5 孙丽丽;市领导调研督导社会稳定工作[N];莱芜日报;2007年

6 记者 张海霞;省社会稳定工作督查组在郊区督导检查[N];长治日报;2008年

7 孙鹏飞;切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N];平顶山日报;2008年

8 记者 郑北鹰;西北地区找到丰富地下水[N];光明日报;2003年

9 陈春霞 作者系中共满城县委副书记;积极做好信访稳定工作[N];保定日报;2006年

10 刘洋;中央政法稳定工作调研组来菏调研[N];菏泽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科伟;西北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张小燕;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杨世琦;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王得祥;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及其植被恢复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5 赵敏娟;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及其制约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6 张哲;西北地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区域分工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冉东亚;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8 朱芬萌;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支撑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9 杨文杰;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马爱锄;西北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俊凤;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北地区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D];西北大学;2003年

2 佟庆;1990年以来西北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3 梁锐;西北地区高校校园公共环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4 雷洪强;西北地区城市广场人性化空间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5 陶建宏;西北地区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6 宋军;不同工质对MPT启动与稳定工作影响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温彦平;西北地区投资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罗丹;西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培育与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越;西北地区旱涝指数及时空特征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10 黄山江;西北地区春季和夏季降水异常及其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030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030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9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