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我国民族教育课程改革及其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7 14:02

  本文选题:多元文化 + 民族教育 ; 参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摘要】: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民族地区会遇到特殊的教育体系与内容设计等因素的影响,为此需要一系列特殊的民族教育的课程政策来保障,如民族教育的课程目标政策、课程设计的原则、三级课程的管理体系等。
[Abstract]:The new round of national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will meet the influence of special educational system and content design in the minority areas. Therefore, a series of special curriculum policies of national education are needed, such as the curriculum goal policy of ethnic education. The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ree-level courses.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青年基金课题(CMA010127)"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优先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5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增奎;教育行动研究的构思与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陆广品;教育产业与现代产业化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鲁雷;论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4 周春明;创建学习型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王远美,赵玉如,肖玉柱;生活价值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7 王啸;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道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范海荣;学习型社会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俞爱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体育文化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10 孙大廷,赓金洲;终身教育观念下的成人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师伟;;社会发展呼唤综合性政法大学[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光勇;东亚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主义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洋;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6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彭永春;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伟;知识经济对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挑战[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李洁;广西普通高中课程:现状及发展路向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黄祖明;素质教育的视角:校内考试改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5 宋学红;普世伦理及其道德教育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胡卫;论费孝通的系统思想[D];湖南大学;2002年

7 刘丽华;利用情感教学优化中学课堂教学管理[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戚剑玲;小传统场域中东西文明的汇聚[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杨玉东;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林松访;中小学创新型教师及其成长若干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帕哈尔丁;阿布力孜;;浅论教育因素对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影响——以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现状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8期

2 冉隆锋;;乌江流域民族教育公平发展的理念定位[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3期

3 荣增举;徐贵钰;;班玛县民族教育现状调查[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马晓龙;李变秀;;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5 唐建兵;;西部地区民族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朝鲜族小学[J];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Z1期

7 钱民辉;;略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曾建发;;民族中学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基于武汉市民族中学的调查[J];民族论坛;2011年16期

9 努热曼姑丽;徐媛媛;田光;;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社会主流价值整合之探析[J];教书育人;2011年21期

10 申哲山;;黑龙江省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林区教学;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敏;冯太学;;我国民族教育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予波;;关于青南三州民族教育发展的调查与思考[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3 唐奇甜;;不可忽视民族教育的研究[A];民族学研究第九辑[C];1990年

4 朴今海;;西部大开发与民族教育[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5 刘文生;陈永芬;;发展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教育的思考[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6 朴今海;;加入WTO对民族教育的影响及对策[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芳恒;;宗教教育机制与民族教育关系辩析[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8 乌云达来;;黑龙江省蒙古族教育30年回顾与展望[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玉书;;略论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10 郭文;;略论莫友芝对民族教育的贡献[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桂丽;市民族教育发展促进会成立[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2 李玉柱 沙宏伟;铸造民族教育的特色品牌[N];商丘日报;2008年

3 王风云;乌兰察布市民族教育中心教研组在我市考察[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振芳;蓬勃发展的民族教育[N];朝阳日报;2008年

5 记者 丁雷;千万元资金投入民族教育[N];大连日报;2008年

6 本报实习生 陈帆 本报记者 周仕兴;八桂盛开民族教育之花[N];广西日报;2008年

7 记者杨阳;云秀梅来我市调研民族教育工作[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马小丽;首府民族教育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9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张贤和 潘高峰;荆楚盛开民族教育奇葩[N];湖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贾霞 通讯员 张美琳;后旗民族教育得到长足发展[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2 陶格斯;文化差异与民族学生学业质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李忠斌;民族教育投资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张惠淑;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目的需要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张爱琴;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陈雪;从断裂到弥合—山江纯苗区口传教育的现代转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付娜;民族大学(学院)的特有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京泽;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回顾和若干现实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潘旭娟;民族教育中教师多元文化素质的培养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海朝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任丽媛;“大跃进”时期的教育革命与内蒙古的民族教育[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原春燕;平山木柄瑶的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昆波拉提;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延边朝鲜自治州民族教育的几个问题[D];新疆大学;2004年

7 李瑞君;新疆新和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8 海春;鄂温克旗民族义务教育现状与发展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罗约坡子;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穆丹萍;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教育探析(1907年—1949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31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031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f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