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Abstract]:In this study, the mental health diagnostic test (MHT) and the Piers-Harris children's self-awareness scale (Piers-Harris) were used to test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and to explor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tectable rate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 from high to low were terror tendency, physical symptom, anxiety and impulse tendency. Among the factors of gender, degree of obstacle and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ly gender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ntal health, and the level of self-awareness of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nxiety of mental health. Anxiety and fit in self-consciousness had a strong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 total anxiety of mental health.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7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于萍;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祚山;;听觉障碍儿童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 蒋柳;冯维;;聋校与普校中学生焦虑及其应对方式比较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赵润平;;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崔霞丽;;论假装游戏对聋童心理健康的应用及其教育价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年03期
5 余玲;史绍蓉;黄益苏;郭炳存;;体育锻炼改善聋哑学生身心健康的实用性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07期
6 包尕娃;王涛涛;;残障学生教学救助模式探析[J];华章;2011年29期
7 贾文蓉;石彩秀;;运用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聋校德育工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年03期
8 王疆娜;兰继军;;聋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水平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11期
9 李镇译;勾柏频;;聋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J];教育导刊;2010年10期
10 王春雷;;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对聋童与正常儿童人格影响的比较研究[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余玲;史绍蓉;王步标;郭炳存;;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健心运动处方的应用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同渊;听觉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勾柏频;聋中学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罗莎;听障生的身份认同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4 闫霞;聋童心理理论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关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余玲;长沙市聋哑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韩媛媛;苏中地区听力残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7 魏瑞丽;河北省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状况及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怀能;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及其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08年
9 黄锦玲;聋生与健全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卢月娥;听觉障碍中学生社会适应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黎琳,纪忠华,赵欢君;嘉兴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2 蔡希美,罗其昌;聋生、盲生SCL-90测试结果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穆昕,袁茵;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解析[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05年01期
2 武巧英;“爱心施教”是聋儿教育成功的关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3 张声远;;心理健康的三大标准(续)[J];上海教育科研;1987年01期
4 康晓光;;浅议心理保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经济;1988年03期
5 裴双兰 ,原红霞;老年人应保持心理健康[J];山西老年;1995年10期
6 吕琳;增进心理健康 提高自校能力──论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7 王长生;关于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8 胡东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3期
9 赵聚奎,肖文锦,王蓉;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心理健康关系的几点思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Z1期
10 余敦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昭红;石艳华;;多元社会型态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积极回应[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廖明英;;自我图式与心理健康[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会法;王华;;心理健康是老年人面临的最大问题[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吴谅谅;;特殊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沙若莲;;老年心理健康[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王文增;魏忠凤;;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的干预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卢文滔;朱亿萧;李征;;在内地的澳门大学生大五人格、文化适应和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启明;;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陈飞霞;;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病变[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10 解岩沁;;要十分关注老年人情感心理健康[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缪海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期待更多关注[N];无锡日报;2005年
2 苏福;吉林边防总队医院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秦乐乐;淮工500心理委员解“心结”[N];连云港日报;2010年
4 高虹 季帅;扬州多渠道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江苏教育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丹;政协委员呼吁:学校教育莫忘“心理健康”课[N];榆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方娟 苏玲;关注心理健康 让孩子健康成长[N];巢湖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艳;关注心理健康:来自心理咨询室的报告[N];岳阳晚报;2010年
8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成人”比成材更关乎幸福[N];文汇报;2011年
9 义煤集团公司直属幼儿园 曹卫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N];周口日报;2011年
10 杨丽;结婚比同居更有益女人心理健康[N];北京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3 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袁茵;听觉障碍中小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5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杨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爱莲;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核心胜任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田录梅;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好及其对情感反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艳哲;北京中医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蔡先锋;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3 张晓峰;武警官兵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社会支持、集体效能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佳;《中职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齐原;信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干预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6 莫夏莉;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胡蓉;组织变革中工作应激、自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孟淑青;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亮;合肥地区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10 周方芳;学优生、学困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64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36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