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农业专家与新型职业农民之间的知识分享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23:34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并明确提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在此背景下,国家积极探索并不断推进农民职业化,着力培育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基于此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成为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重要话题。知识作为一种独特、有价值和关键的资源,需要实现有效的分享,才能实现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作为一种有效学习途径,专家指导是新型职业农民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优势知识资源的农业专家与新型职业农民之间的知识分享学习则相对薄弱。为此,本研究以知识分享理论作为理论分析框架,选取4对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专家与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个案,基于“质的研究”方法论,深入整理分析访谈资料,从而获得如下发现:从知识分享的动机和效果方面看,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活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基于需要而诱发。通过样本分析,研究发现,从被动到主动的动机连续体上,农业专家参与知识分享的动机主要是规则服从、成就动机、情感与责任以及个人兴趣;新型职业农民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参与动机:职业初始期主要是利润兴趣动机下的知识积累,职业成长期主要是解决问题动机下的知识顺应,职业发展期主要是合作动机下的知识创造。不同的知识分享参与动机导致不同的知识分享效果,当双方需求和动机啮合的时候才能最大发挥知识分享的效果,实现互利共赢。从知识分享的过程看,知识分享的过程就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进行互相转化的过程。深入挖掘4个个案发现,隐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分享主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以对话和反思为主,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则需要系统的整合,显性知识要想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则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实践。知识分享的过程需要知识分享主体、知识、知识分享环境和知识分享媒介的共同参与。研究分析发现,这4个方面同样也是影响农业专家与新型职业农民之间进行知识分享的重要因素。首先是知识分享的主体,如农业专家的分享意愿和分享能力,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接受能力等;其次是知识的特性,如知识的可编码性、复杂性等;再次是知识分享环境,如知识分享氛围、信任和政策支持等;最后是知识分享媒介,如面对面沟通、电子媒介等。这4个方面以不同程度共同影响着知识分享的过程。基于以上研究发现,为了有效地提升农业专家与新型职业农民之间知识分享的效果,研究提出如下对策:首先要发挥知识分享主体的主导作用,提升农业专家的知识分享水平和扩大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分享需求;其次是发挥知识分享环境对促进有效知识分享的基础性作用,提供知识分享的政策和文化支持,营造知识分享的信任和合作环境,建立知识分享的激励机制;最后是发挥知识分享媒介对促进有效知识分享的推动作用,丰富农业专家与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分享形式,搭建农业专家与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分享平台。
【图文】:

模型图,知识分享,模型


境因素分析影响知识分享的因素;Lin(2007)研究专业化的组织结构以及信任与忠诚都会影响知识现员工在期望奖励、期望社会关系和期望贡献三g(2007)认为良好的组织文化和协同合作的氛围会分享的模型研究。对知识分享模型的研究学者们的观点。安达信咨询公司(ArthurAndersen Bus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分享公式:K=(I+P)S。,+表示科技,P 表示人,S 表示共享①。这个公组织文化背景下,通过科技将人与信息充分结合 Nonaka 和 Takeuhci ( 1995)提出知识 SECI 模型四个过程: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ation)和内在化(Internalization),并且是内隐知识具体如图 1-1:

知识分享,过程导向


图 1-2 过程导向的知识分享riks ( 1999)认为知识分享是一个知识拥有者外化知识、知识需求,基于信息沟通技术(ICT),他提出了将外在知识内化为自模型①。如图 1-3:图 1.3 Hendriks 的知识分享模型dll(2000)提出基于计算机知识库的知识分享模型②。即知识分定的方式将自身的知识贡献给企业组织,推动企业组织知识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丽美;程国庆;;城镇化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基于福建省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04期

2 裘雪龙;骆东亮;钱海平;;富阳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探索[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4年06期

3 韩永廷;;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和路径[J];蚌埠党校学报;2013年03期

4 王思萍;;城镇化背景下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5年04期

5 乔维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瓶颈与发展对策[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Z1期

6 罗琴;;重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19年34期

7 廖媛;;探究人才振兴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J];农家参谋;2019年23期

8 夏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J];吉林农业;2019年23期

9 陶郁萍;吕正军;;黄梅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与对策[J];基层农技推广;2019年12期

10 郑前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精准扶贫[J];农业工程技术;2019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笑宁;赵丹;;从教育公平视角来探讨职业农民培训——基于陕西六县的调查[A];第四届中国农村教育高端论坛暨第二届现代田园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2 廖林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A];2016年湖南省作物学会论文汇编集[C];2016年

3 杨会全;赵少平;;互联网+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路径分析[A];“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4 杨艳杰;;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助推承德经济绿色崛起[A];依法监管、科学防控、 有效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第48届三省区七市盟兽医联防协作论文集[C];2015年

5 张建文;;承德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做法[A];依法监管、科学防控、 有效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第48届三省区七市盟兽医联防协作论文集[C];2015年

6 杨艳杰;贾云祥;;新型职业农民政策需求情况研究[A];依法监管、科学防控、 有效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第48届三省区七市盟兽医联防协作论文集[C];2015年

7 ;关于统筹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工作的通知[A];专家天地(2015年第三期 总第十九期)[C];2015年

8 唐珂;;在推进和深化高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A];加快培育高级新型职业农民工作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9 孙翔;;人才为先,敢为人先——加快培育高级新型职业农民[A];加快培育高级新型职业农民工作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10 史立军;;在高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致辞[A];加快培育高级新型职业农民工作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白洁;前旗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人员达到1340人[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9年

2 记者 解友财 通讯员 邱翠梅 许传波;我市认定首批100名新型职业农民[N];日照日报;2018年

3 记者 赵强;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开班[N];辽源日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刘卓 通讯员 杨桦;周成录:不走寻常路的职业农民[N];延安日报;2019年

5 记者 何霞;今年全市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850人[N];池州日报;2018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曹振华 蒋莉;富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爆棚”[N];曲靖日报;2019年

7 记者 张晓红 见习记者 武珂;530名农民将“变身”新型职业农民[N];定州日报;2015年

8 ;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为脱贫攻坚提供人力支撑[N];贵州政协报;2020年

9 王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现场会召开[N];中国科学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李剑平;培养职业农民 让农民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N];中国青年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2 陈建胜;转型农民的大众媒介使用[D];南京大学;2012年

3 李慧静;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樊英;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5 刘英博;当代中国农民土地权利的实现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珂昱;商丘市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9年

2 徐文娟;县域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育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8年

3 余汉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动力影响因素和政策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年

4 王m先,

本文编号:2597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597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f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